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麻豆-男女交性高清视频无遮挡-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

農村子女上大學難在哪兒?

  1999年實施的大學擴招政策使高等教育入學率也獲得了極大提高,大學毛入學率已經超過25%。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使得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多。然而,教育機會迅速增長并沒有帶來城鄉教育機會差距的明顯縮小,相反,一系列的實證研究顯示,高等教育機會的城鄉不平等還有所上升,農村人上大學的機會比例相對下降。

  高等教育機會城鄉差距拉大

  2009年1月4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注意到了一個現象:大學里農村學生比例明顯下降。這個現象讓溫總理感到困惑。有人認為,這是由于農村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下降導致的。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顯示,排除城鄉人口變動因素的影響,農村人上大學的機會與城市人相比的確下降了。盡管高等教育機會的城鄉差距長期存在,但是,在最近十幾年高等教育機會迅速增長的情況下,高等教育機會的城鄉差距卻持續拉大。在性別、民族、父親職業和父親文化水平相同的條件下,上世紀90年代城市人上大學的機會是農村人的3倍,本世紀以來這一差距擴大到4.9倍。這說明,大學擴招政策帶來大量增長的高等教育機會,主要被城市人所獲取,農村人所分享的較少,這導致了高等教育機會城鄉差距的拉大。

  城鄉教育不平等擴大的關鍵點在高中階段

  農村子弟上大學機會比例下降現象,引發媒體對大學招生和高考制度的激烈批評。然而,農村人上大學難并非完全是由于大學入學這一關口把農村人排擠出去,實際上,許多農村子弟在考大學之前的幾個升學階段就被逐步淘汰出局。其中,初中升高中階段是最重要的篩選關口。相當數量的農村家長及其子女在這個階段決定放棄升入高中進而考入大學的機會,或者選擇進入職業高中、中專等職業教育,或者干脆離開學校外出打工。而這一階段的城鄉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則增長得更加明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全國綜合社會調查數據顯示,排除城鄉人口變動因素的影響,并且在性別、父親職業和父親文化水平相同的條件下,上世紀80年代城市人由初中升入高級中等教育的機會是農村人的1.9倍,上世紀90年代這一差距上升到2.5倍,本世紀以來進一步上升到3.9倍。初中升入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城鄉差距持續擴大,使許多農村青少年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

  越低階段的教育,升學機會的城鄉差距越大

  雖然公眾和媒體對城鄉教育不平等問題的關注集中于高等教育,但調查數據分析顯示,越是低的教育階段,城鄉機會不平等越大。在性別、父親職業和父親文化水平相同的條件下,城市兒童進入小學的幾率是農村兒童的4.9倍;城市青少年由小學升入初中的幾率是農村青少年的3.6倍;城市青少年由初中升入高級中等教育的幾率是農村青少年的1.9倍;而高中畢業生考入大學的機會比例城鄉差異則不明顯。這也就是說,如果農村子弟能堅持到高中畢業,他們考入大學的可能性并不比城市子弟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高級中等教育畢業生考入大學的比例幾乎沒有城鄉差異,只是最近10年里,這一階段的升學機會出現了城鄉差距。在性別、父親職業和父親文化水平相同的條件下,城市家庭出身的畢業生升入大學的機會是農村出身畢業生的1.7倍。

  青年一代的城鄉教育機會差距尤為突出

  “80后”是目前我國青年勞動力的主體,他們生長于教育機會快速增長的環境里,但這一青年人群的教育狀況受到城鄉教育機會不平等的影響,有少量的“80后”沒有上小學和初中,其多數都是農村青年。在那些未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80后”當中,90.6%來自農村,89.1%出身農民家庭。這些青年更可能落入貧困狀態,他們大多數居住在農村(71.9%);70%務農或處于無業狀態,有工作的人平均月收入950元,約半數人沒有穩定收入;96.9%的人沒有失業保險,71.9%的人沒有任何醫療保障。

  未能升入初中的“80后”情況類似,94.4%來自農村,81.7%出生于農民家庭;74.1%居住在農村;55.7%務農或無業;有工作的人平均月收入1100元;98%沒有失業保險,57%沒有任何醫療保障。這批人與未接受教育的人相似,也很可能長期停留于社會底層,因缺乏教育而難以改善自己的生存狀態。

  精英化和效率化教育改革策略對教育公平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城鄉教育機會差距擴大是由多種因素導致,但近幾十年教育的精英化、效率化和市場化是一個主要原因。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中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點是建立和完善一套制度體系——日益嚴格化的逐級考試制度和學校(重點和非重點)等級分類系統,這一制度選拔和培養了大批精英人才,但同時它也帶來了一些不平等后果。嚴格的考試制度雖然提供了一種機會公平競爭的途徑——“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但實際上競爭的過程并非是絕對公平的。擁有較多資源的優勢群體會通過各種方式為其子女爭取更多教育機會,幫助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成功,而弱勢群體,特別是農民子弟則在教育機會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他們更可能在層層考試選拔過程中被淘汰。就業難、“拼爹”、大學學費和生活成本上升、高考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也降低了部分農村父母對其子女教育的投資欲望。

  警惕城鄉教育差距導致社會不平等的代際傳遞

  如果持續的城鄉教育機會差距導致了社會經濟不平等在代際之間傳遞,即父母是貧困和低文化水平的農民,其子女就可能因缺乏教育而繼承父輩的社會經濟地位,難以獲得上升社會流動機會而長期處于社會底層。這種教育不平等會進一步擴大和固化原有的城鄉不平等,從而形成了社會階層地位的固定化,社會結構的凝固化。

  為避免這樣的后果,政府及其教育部門應該采取相應對策,在嚴格競爭考試制度的同時,也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扶助教育機會競爭中的弱勢群體,降低他們的教育成本和失敗風險,提高他們的教育回報率,從而控制和弱化考試競爭所導致的城鄉和階層教育機會差異,使教育發揮促進社會公平的功能。

  可喜的是,政府與相關部門已經開始行動: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今年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將去年面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1萬名重點高校招生計劃增至3萬名,招生區域包括所有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招生高校覆蓋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屬高校特別是知名高校。為貫徹此次會議精神,教育部公布了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學生比例的舉措。北京大學等名校今年高考也適時增加了貧困地區、中西部省份的招生計劃。我們還期待更多針對農村子女不同升學階段的相關政策的出臺,最終讓更多的農村子女接受優質的高等的教育。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