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在2月26日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延遲退休具體的改革方案。由于延遲退休年齡涉及廣大職工切身利益,在方案的研究制定過程中,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充分吸收社會各界建議,取得最大公約數,確保方案科學可行、平穩實施。
這幾年延遲退休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話題。“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是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決策,既有助于我國人力資源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增強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游鈞說。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規定男職工60周歲,女干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游鈞介紹,這個規定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根據當時的人均預期壽命、勞動條件、用工方式等諸多因素確定的。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退休年齡總體偏低的問題顯得十分突出。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是40歲左右,到2019年已經提高到77.3歲,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80歲。”游鈞說,預計“十四五”期間,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從輕度老齡化進入到中度老齡化階段,這樣的變化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影響深遠。現在的退休年齡與人均預期壽命不匹配,不能適應人口結構的變化和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我們的方案既要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要充分考慮我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以及歷史沿革這些情況。”游鈞認為,因為只有立足國情的方案,才會是最佳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