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2日,陜西省總工會召開黨組會研究決定,授予在第32屆東京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的陜西省奧運健兒谷紅、王崢兩人“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8月23日,省總工會又召開黨組會,研究工會為職工家庭讀書會志愿服務、2021年“三秦工匠”推薦評選工作等事項。
目前,以“黨組會”的形式研究關乎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和表彰辦法在省總工會已成為一種常態。
近年來,在省總工會的倡導和力推下,陜西各級工會不斷推陳出新,精準探索禮遇勞動者的有效途徑,在勞模工匠選樹、職工健康體檢、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建設、頒發勞模證、職工學習培訓等諸多方面敢做善為,讓勞動者有奔頭、有干勁、得實惠,進一步在三秦大地奏響了“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時代主旋律。
禮遇勞動者從素質提升做起
“我選擇的是工商管理專業,能以勞模身份,圓自己的大學夢,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我要好好學習,用所學的知識服務企業、回報社會!”這是在2020年9月17日陜西省首屆勞模工匠學歷提升班開班儀式上,全國勞動模范、咸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一分廠紡布車間乙班趙夢桃小組組長何菲的一番肺腑之言。
省總工會與西安交通大學開展戰略合作,首次讓45名勞模工匠到名校接受再教育在全國還是首創,得到了全國總工會的高度肯定,為著力打造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素質勞動者隊伍開辟了新途徑,探索出陜西經驗。
給勞動者培訓就是最好的福利,這是多年來陜西各級工會用行動詮釋的一句話。在多年大力培訓工會干部、勞模工匠的基礎上,今年省總工會與省人社廳共同舉辦優秀班組長素質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投入517.5萬元,其中省總工會安排350萬元,將對省內2250名優秀班組長進行培訓。省國防工會通過陜西軍工勞模服務團這個平臺,開展跨行業、跨企業名師帶徒活動,讓1000余名青年職工直接得到了名師的指導,其中240余人獲得省部級以上技能大賽獎,許多職工晉升為高級工、技師或高級技師,“名師帶徒”成為國防系統職工素質提升最直接最有效的品牌。
為鼓勵農民工提升學歷、提高職業技能水平,省總工會對參與“求學圓夢行動”的農民工一次性補助從去年的每人500元提高到今年的1000元,并鼓勵有條件的基層工會給予適當配套。西安市總工會根據省總工會及西安市委、市政府關于實施職工素質建設工程的要求,從2013年起每年組織開展資助職工(農民工)“圓夢大學”行動,其中對市級以上勞模全額資助,目前已資助千余名企業職工喜圓“大學夢”。為方便勞動者讀書學習,陜西各級工會加快了職工書屋建設步伐,目前共建成全國總工會命名的職工書屋371家、陜西省職工書屋示范點407家,職工書屋已基本覆蓋企事業單位、機關社區,成為勞動者賦能充電、素質提升的“加油站”。
同時,全省各級工會通過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探索“培訓、練兵、比武、晉級、激勵”五位一體的職業技能競賽機制,2018年以來,全省勞動競賽參與職工超過754.6萬人次,其中2.73萬名職工在競賽中提升了技術等級。
禮遇勞動者貴在精準務實
前段時間,省勞模張愛華總感覺頭昏腦脹,想到醫院檢查卻抽不開身,又怕到醫院排隊等結果沒有時間。而當她來到了銅川市人民醫院時,“關鍵時刻小小勞模證解決了問題,不但便捷就醫還受到了院方的熱情服務!”
向勞模頒發勞模證是陜西工會的首創。2019年底,延安市總工會印發《延安市勞模禮遇服務暨勞模服務證辦法》,并向204名全國和省部級勞模發放了“勞模證”。2020年5月,銅川市總工會向888名市級及以上勞模、先進工作者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頒發“勞模證”。目前,延安、銅川兩市均把勞模證發放范圍擴至市一級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小小的勞模證有什么作用?根據延安、銅川兩市的實踐,在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等享受優先購票、進站、軟席候車、快速安檢、勞模候車專區專座以及免費乘公交;在醫院享受掛號、交費、檢驗、住院、轉院、購藥綠色通道;在旅游景點享受減免門票和講解打折優惠;在餐飲協會和美容美發協會所屬企業享受食宿、美容美發8.5折優惠;在電影院、大劇院等購票享5折優惠……隨著優惠范圍的不斷擴大和制度的完善,勞模證不僅體現著榮譽,更多地享受著細致入微的公共服務。
2020年底,省總工會在延安、銅川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將勞模證的頒發范圍擴展至全省十一個市區,陸續向6500名省部級以上勞模頒發“勞模證”。同時,省總工會又推出“勞動證”制度,在全國率先向參與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勞動者頒發“勞動證”。省建設工會主席李幸說:“‘勞動證’體現的是社會對參建重大工程勞動者的高度認可,也是記錄勞動者奉獻歷程的榮譽憑證,極大地促進了項目建設和職工再就業工作。”
在推出“勞模證”“勞動證”制度之后,省總工會又制作了5500個“勞模之家”光榮牌,鄭重地掛在勞模的家門口,既提升了勞模家庭的榮譽感,更激發了他們持續奉獻的使命感。
“兩證一牌”三個全國首創,三個制度環環緊扣,使工會的服務形式更加廣泛、細致,禮遇勞動者的途徑更加精準、務實。
禮遇勞動者要給足榮譽和待遇
“要高標準、高質量地推薦評選‘三秦工匠’,把培育工匠人才作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重要抓手,落實產業工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相關待遇,打通產業工人發展通道,讓更多產業工人有奔頭、有干勁、得實惠。”在今年推薦評選“三秦工匠”時,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郭大為如此強調。
今年,省委、省政府將“三秦工匠”表彰數量由20名增加至40名,就是給足勞動者榮譽的一個實例。2017年以來,陜西省先后表彰“三秦工匠”70名,十一個市(區)選樹市級工匠463名。2018年以來,省總工會先后命名145名陜西產業工匠人才,支持經費共435萬元。在開展的550個工種職業技能大賽中,先后有1485名參賽選手榮獲“陜西省技術能手”稱號,支持經費445.5萬元。
今年,在評選全國五一勞動獎時,全總增加了“十三五”期間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的獎項。對標全總的做法,陜西省也增加“十三五”期間勞動和技能競賽的獎項,增加省五一獎狀15個、獎章60個、工人先鋒號50個,最終表彰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狀45個、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140個、陜西省工人先鋒號150個。在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中,產業工人、一線職工和專業技術人員、農民工等一線勞動者93名,占總數的66%。據省總工會經濟部部長張朝惟介紹,2018年以來,陜西省先后推薦全國勞模(先進工作者)63名,全國五一勞動獎59名,向6670名省部級勞模發專項補助資金4197.41萬元。
近年來,在給足勞動者榮譽和待遇的同時,陜西省在代表提名、工會干部配備、評先樹優等方面,都加大了對一線勞動者的傾斜力度,勞動者的政治待遇也有明顯提升。據統計,陜西省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中有工人4名,占總數的9.1%;省十三次黨代會代表中,工人34名,占代表總數的5%。十三屆省人大代表中有基層一線工人23名,比上屆提高0.25個百分點,基層一線勞動者建言獻策、參政議政的渠道變得通暢。邀請勞模參加黨和國家慶典及各黨委、政府舉辦的重要慶典、紀念活動等。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陜西省3名勞動模范家屬登上國慶花車,13名勞動模范受邀到天安門廣場觀禮。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陜西省13名勞動模范及家屬代表受邀到天安門廣場觀禮。2018年以來,省總工會共組織勞模12批310人次參加重大活動。
今年3月,省總工會聯合省人社廳、省衛健委、省國資委和省工商聯下發《關于加強陜西省職工療休養工作的意見》規定,企業工會要將職工享有療休養權益方面內容寫進集體合同。近年來,在省總工會的力推下,各級工會廣泛實施的讓一線勞動者療休養,為一線勞動者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法律服務、婚戀交友、免費體檢等貼心服務以及“四季送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廣大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禮遇勞動者已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風、結出豐碩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