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舉辦工匠學院聯盟成立暨電工職業技能競賽頒獎儀式,整合優質培訓資源,鍛造高素質職工隊伍,激發產改新活力,促進產業發展。
近年來,海陵區積極打造新時代“海陵工匠”品牌,在全市率先成立海陵工匠學院及各企業分院,精心鍛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勞動者大軍。本次由泰州技師學院及罡陽集團、江蘇飛船、海陽科技、樂金電子、康乾機械等5所工匠學院分院組成的海陵區工匠學院聯盟,將以輔導培訓、技術交流、實踐實訓為主要任務,充分發揮職業院校、企業實訓平臺等各自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優勢,拓展渠道,整合資源,分類推動,合力打造思想引領大平臺、錘煉技能主陣地、提升水平大舞臺和工匠人才孵化器。
儀式現場播放了產改專題片《點燃產改“五把火”勇闖新路續新篇》和宣傳短片《工會助學成就農家女成長成才夢》。2020年,海陵區總工會創新出臺并全面實施《海陵產業工人賦能成長六條激勵措施》。3年來,已向企業職工發放學歷提升獎勵、金藍領獎補、創新成果等獎金120萬元。今年上半年,又有近80名產業工人獲得了大專、本科學歷。
該區2023年電工職業技能培訓競賽獲獎選手同時被表彰。本次比賽為期三周,采取“培訓+競賽”的形式進行,通過理論學習、實訓操作、技能競賽層層考核,全區生產一線的45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12名獲獎人員。來自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的薛德美和江蘇歐倍力洗碗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張永帥兩名選手獲得一等獎,分別獲3000元獎勵,被授予“海陵區五一創新能手”“海陵區技術能手”榮譽稱號。身兼海陽分院培訓導師的省勞模、海陽科技公司電工班班長宗寶寧說:“任何一項工作要想做得出色,都離不開工匠精神,都需要不斷地和自己較勁。”
此次活動還發布了海陵區“未來工匠”培養儲備計劃,明確將面向轄區備案的院校學生和已成為工會會員的年輕產業工人,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組織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崗位練兵實訓、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建立獎補激勵機制、暢通職業發展渠道等途徑,培養儲備梯隊。備案的院校學生畢業后,優先推薦到海陵工匠學院分院企業或產改試點單位工作。對參加工作社保繳納滿一年以上,且具有或相當于中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的人員,給予“四個一”獎補激勵,即贈送一份補充醫保、參加一次健康體檢、擁有一個療休養名額、實現一個微心愿。
海陵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副區長周銀松表示,要優化“機制+賦能”,激發產改新活力,充分發揮“工匠學院聯盟”作用,構建“政府+工會+學校+企業”四位一體的職業技能提升體系,幫助產業工人實現由“工”到“匠”的躍升;扎實推進“揚帆海陵”六條落地見效,力爭兩年內培養儲備1000名懂技術會創新的“未來工匠”;堅持人才強區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每兩年組織評選表彰一批職工創新創效優秀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