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11時,外賣小哥張軍像往常一樣來到佛山市禪城區的一家工會“戶外勞動者愛心飯堂”,在收銀臺,他熟練地打開微信付款碼掃描支付餐費,16元的餐費減去工會的5元補貼券,他只需再支付11元。張軍跟同伴們打好三菜一湯后,邊吃邊聊,簡單就餐后,就登錄手機接單平臺,開啟了忙碌的一天。
在佛山,每天都有1000名戶外勞動者可以像張軍一樣吃上工會“愛心餐”。去年12月起,佛山市總工會聚焦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等新業態勞動者“用餐難、用餐貴、用餐晚”等現實難題,積極探索開展“戶外勞動者愛心餐”暖心服務工作,為戶外勞動者、困難職工等勞動者群體提供優惠的助餐服務,解決戶外勞動者和困難職工吃飯難等問題。自活動開展以來,工會愛心餐投入經費共71.7萬元,總參與人數超53.7萬人次。
餐補提升到5元 覆蓋全市餐飲店
吃飯不及時、吃不上熱乎飯……為解決外賣配送員、快遞員、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就餐難,各地工會紛紛支招,開設專屬食堂。
去年12月1日,佛山市總工會“戶外勞動者愛心餐”啟動儀式暨“戶外勞動者工會愛心飯堂”揭牌儀式在禪城區石灣鎮街道惠景長者飯堂舉行。當時,佛山市總工會的“戶外勞動者工會愛心飯堂”依托長者飯堂開展,綜合考慮戶外勞動者區域分布、實際就餐需求等因素,在全市范圍內選取了16個可供集中用餐的長者飯堂作為戶外勞動者愛心餐試點機構。
“我們通過向飯堂提供‘戶外勞動者愛心餐’補貼,切實提升戶外勞動者‘舌尖上的幸福感’。”佛山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一開始,經注冊認證的戶外勞動者、困難職工通過“佛山粵工惠”小程序參與抽取“戶外勞動者愛心餐”補貼,每人每天可抽取一份3元/餐的補貼券,到指定的長者飯堂就餐,使用微信支付即可自動抵扣減免。
試行一個月后,為切實提升“戶外勞動者愛心餐”活動的服務能力,讓更多戶外勞動者實實在在感受到工會“娘家人”的關懷與溫暖,佛山市總工會積極參考各新業態工會代表的合理建議,進一步優化“戶外勞動者愛心餐”工作機制,自2024年1月1日起,將戶外勞動者愛心餐補貼券從3元增加至5元,同時,把就餐范圍逐步擴大到全市轄區內所有餐飲商戶。
此外,佛山市總工會還建立起了“戶外勞動者工會愛心飯堂”電子地圖,提供愛心飯堂定位導航及營業時間,切實解決戶外勞動者對愛心飯堂“不清楚、找不到”等問題。
工會的“投喂” 暖胃又暖心
近日,記者走進石灣鎮街道惠景長者飯堂,看到門口掛著工會頒發的“戶外勞動者愛心飯堂”牌匾。飯堂內,公示欄除了展示著食品安全監督信息,還貼有當日的菜譜。中午11時剛過,身穿工作服的外賣騎手、快遞小哥就開始陸續騎著電動車來到該飯堂用餐。
“有肉有菜還有湯,11元就能吃上經濟實惠又干凈衛生的一頓飯。”網約車司機賴少冰笑著對記者說。賴少冰來自四川,在佛山工作已有20多年,“以往一般都是利用接送客間隙在附近隨意找餐館解決,“但很多餐館的費用相對較高,環境衛生也一般,如今花小錢就能吃到新鮮美味、健康可口的飯菜,我覺得非常暖心。”
“一頓飯就能省下5塊錢,愛心餐補貼券對我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優惠,感謝工會的關心!”外賣騎手張軍表示,參與工會愛心餐活動流程十分簡單快捷,用餐支付時能自動抵扣減免,大大降低了戶外勞動者的操作難度。
“除了愛心餐補貼券,我還收到過工會的清涼券,還吃過工會辦的團年宴。”這些年,張軍切實感受到了工會對外賣騎手的關懷,他表示,去年開始,佛山市總工會和佛山市城市配送行業工會聯合會常舉辦美食大集會,“平時都是我們給別人送外賣,如今我們也能享受到來自工會的‘投喂’,在這里真的有一種家的感覺,感受到滿滿的尊重和關懷。”
據介紹,今年,佛山市總工會將投入近200萬元用于工會愛心餐工作補貼,繼續積極探索建設愛心餐工作標準化體系,提升愛心助餐服務的便利度、體驗度和滿意度,積極打造佛山特色的工會愛心餐服務品牌,為新業態勞動者提供多元化精準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