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麻豆-男女交性高清视频无遮挡-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

廣東工會:勞模引領向未來 匠心筑夢耀南粵

          近年來,廣東省總工會聚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廣大職工為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廣東現有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1115名、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6587名,全國和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5611名,大國工匠3名、南粵工匠110名、市級工匠7664名。這個不斷壯大的先進群體,正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大思政課 唱響“勞動創造幸福 奮斗鑄就偉業”時代主旋律

          勞動模范是勞動者的榜樣,也是社會和時代不可缺少的精神標桿。一直以來,廣東工會持續深入開展“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每年組織勞模工匠宣講團進企業、進校園、進云端活動超萬場,讓勞模精神成為引領職工成長的精神燈塔,凝聚起廣大職工以主人翁精神主力軍姿態建功主戰場的奮進力量。

          今年,省總工會更是聚力打造“廣東工人大思政課”工作品牌,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豐富壯大師資庫、推動思政工作提質擴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團結引領職工,唱響“勞動創造幸福 奮斗鑄就偉業”的時代主旋律。

          全國勞動模范、南粵工匠、中山市盈科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王冰以“科技強國”為己任,在一次又一次的宣講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學生、職工:“無論何時何處,個人的成就和夢想都必須和國家緊密聯系在一起,與黨同心、跟黨奮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我們才可以乘著祖國騰飛的翅膀登上人生的巔峰。”

          廣東省勞動模范、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微電子學域主任須江專注于高端芯片研究,帶領團隊不斷攻克“卡脖子”難題,并經常到大學和中學宣講勞模精神,弘揚正能量,為國家種下人才的“種子”。

          全國先進工作者、廣州市花都區花東學校副校長賴宣治用一根跳繩探索出一條鄉村素質教育的創新之路,并通過造血式幫扶粵東西北等薄弱學校,達成“一枝獨秀”到“滿園春色”的輻射效應。“希望體育的拼搏精神,能夠傳遞到每一個學子,讓他們眺望世界,做自己的冠軍。”賴宣治在宣講中說。

          “工于心一絲不茍,匠于行精雕細琢。我以后也要踐行這句箴言。”廣州大學學生江澤鋮聆聽勞模工匠的宣講后,表示受益匪淺,希望畢業后也能像勞模工匠一樣,在行業里閃閃發光。

          為全景式地呈現廣東工匠精神,省總工會還積極創新形式手段,通過拍攝全國首部工匠技能人才紀錄片《南粵工匠》,讓廣大職工感受到勞模工匠榜樣就在身邊。

          助企行動 架設起“技術會診”的橋梁和“聯合攻關”的平臺

          2024年年初,在廣東省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省總工會發布了《廣東“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試點工作方案》,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升職工技能水平。

          省總工會通過組織勞模工匠建立“省—市—縣—基層”四級技術服務隊,在企業和企業之間,架設起“技術會診”的橋梁和“聯合攻關”的平臺,讓技術供給與企業需求實現“一鍵對接”。

          “我們都是來自研發一線的勞模工匠,去年在省、市工會的指導下,我們與不同企業結對,幫助企業提升工藝、改進生產,有效解決了機床刀具磨損率高、精密部件檢測難、鏡頭組裝穩定性差等技術堵點,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精密制造勞模工匠服務隊隊長李政說。

          在粵北山區,一場關于木材加工的技術交流正在上演。“在木材加工行業,每家企業都有各自拿得出手的技術,只有通過‘走出去’再‘拿進來’,在工藝技術上互幫互助,才能實現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啟動后,韶關市總工會第一時間組建勞模工匠技術服務隊,深耕木材加工行業的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林衛東和韶關工匠向建平,在一來一往中解決了各自的生產難題,共把竹片變“鋼板”。

          在“百千萬工程”賽道,勞模工匠們更是躬身山間地頭,蹲點授技,打造“致富果”。在河源,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黃春源率領技術業務骨干,與果農面對面傳授獼猴桃種植管理、施肥技術、修剪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為近百名果農改良種植技術,使得果農的獼猴桃商品果率達九成以上;在梅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容飛與茶葉行業勞模工匠技術服務隊走訪了8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幫助企業改進茶葉加工技術與茶樹修剪方法,提高茶葉產量;在茂名,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王廣寧走訪黃瓜、香蕉、化橘紅等多家土特產企業,形成11份調研報告,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累計組織勞模工匠9885人次,開展服務6176次,解決技術問題12209個,培訓職工12.9萬人次,創造經濟效益超10億元。

          創新聯盟 突破53項“卡脖子”技術 創造經濟效益49.6億元

          如果說“勞模工匠助企行”是“接地氣”的服務實踐,那么創新聯盟則是“高大上”的技術攻堅平臺。

          “5G技術聯盟成立4年來,開展技術課題攻關72項,創效21億元,開展學習培訓活動受益1.28萬余人次,榮獲集體榮譽188項、個人榮譽328項。”近日,粵港澳大灣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5G技術聯盟領銜人鄧艷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始于2014年,現有各級各類創新工作室1.5萬家,居全國首位。2021年,為進一步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深化“產改”,省總工會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并設有教育醫療、制造業、海事、港口、5G技術等12個分聯盟,吸納110個創新工作室加入,促進成員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技能人才形成集聚效應,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中國電信廣州分公司的技術專家,鄧艷梅帶領團隊攻克了多個5G應用難題。她說,聯盟打破了企業壁壘,讓創新要素充分流動。每月一次的“隔空對話”已成為解決技術瓶頸的重要平臺。

          在佛山,酒瓷文化創新聯盟上演著“跨界創新”的好戲。九江酒廠的釀酒大師崔漢彬和劉新益、蒙娜麗莎的陶瓷專家劉一軍、特地陶瓷的設計師唐奇聯手打造從酒品到酒具的全產業鏈創新。這種“酒借瓷韻、瓷襯酒香”的融合創新,正是廣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

          建筑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也在不斷創造奇跡。在深圳新地標騰訊濱海大廈建設中,面對總重7500噸、最高高度161米、最大跨度50米的三道鋼結構連廊由上到下均一次提升到位的世界級難題,朱早孫創新工作室與劉昌森創新工作室聯合攻堅,最終一舉創下當時單體房建提升鋼結構連廊重量的全國之最。這種強強聯合的協同創新模式,已成為廣東建造的“秘密武器”。

          聯盟的創新成效令人振奮:累計聯合攻關突破53項“卡脖子”技術,獲409項國家專利,培養高技能人才1672人,創造經濟效益49.6億元。

          展望未來,征程漫漫。廣東工會將繼續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匯聚磅礴力量,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續寫廣東走在前列的“粵工”新篇章。
  返回首頁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