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畢業季,是到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發展,還是去三四線小城市,都會成為應屆畢業生揪心不已的選擇題。而東北師大近期的一個調研報告顯示,已有超四成大學生選擇回鄉就業。在一年一年的糾結中,青年的就業觀正在悄然變化,選擇也變得更加多元。
事實上,人難免都要經歷這個階段:不知未來何去何從,青春在撕扯中躁動難安。然而,正處于人生緊要處的年輕人,到底該如何選擇?本期摘編的微友來稿,有畢業生的糾結、過來人的建議,還有長輩的期許……希望這些不同的聲音,對尚在猶豫的年輕人有所啟發。
抉擇前問問自己的心
留在大城市,不代表勇氣;去小城市,也不代表安逸。生活最大的樂趣,在于承擔你該承擔的、享受你能享受的。作為2015年的應屆畢業生,我選擇回到家鄉工作。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放棄了夢想。盡管職場環境不夠優越,我仍將拼命去抵達夢想的彼岸。我想給后來者一個個人建議:不論你在哪兒,是什么樣的環境,什么樣的城市,一定記得奮斗,記得快樂,記得你還要撐起自己的夢想。(@lala)
我畢業后留在了大城市,但后來難以承受生活壓力而回到老家。我的一個同學則留在了上海,她說競爭和挑戰讓她渾身充滿干勁。我們各得其所,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有承受風雨的能力和信心,那就一路奔跑去大城市找尋美麗的彩虹;如果你貪戀家鄉的溫暖,那也無妨,幽靜的小路上也有美麗的風景。關鍵問題是,做抉擇前請問一問自己的心,你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樣的生活最適合你。(@桃媽)
別把一次選擇看太重
一二線城市基礎服務、生活環境、人生機會更多更好,但競爭激烈是不爭的事實;三四線城市、農村有廣闊的拓展發揮空間,但各種配套條件可能要差些。成功在哪里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都要敢于迎難而上、堅持奮力拼搏。北京大學畢業、現年34歲的劉濤辭去副縣長回鄉當果農,也同樣贏得點贊。重要的是,不要給一次選擇寄寓太多東西。人生不能指望一蹴而就,也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不斷奮斗才是最重要的。(@雷金)
剛畢業時,就業環境嚴峻,就業觀念多元,既有先就業再擇業的現實考量,也有拼搏創業的無限遐想。但不論如何,都要考慮清楚,不能盲從跟風。就業是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匹配過程,必須綜合衡量行業政策、家庭地域、愛情歸屬等因素,在取舍間實現選擇最優化。最重要的是,“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選定崗位就要踏實履職、磨礪心性,從而保持定力、挖掘潛力,要負力前行,做個終生學習者。(@Stata)
看看哪里有奮斗空間
現在,選擇去三四線小城市發展,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小城市創業更容易些。那里熟人多,有人脈優勢,可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比如,有人回鄉創業賣農產品,親朋好友都可以幫忙拓寬銷售渠道。更何況,在中央鼓勵創業的春風吹拂下,許多地方也出臺了多種創業扶持政策,相對減小了創業難度。這個時候選擇回鄉、去小城市,或許才對得起青春。(@candice)
我在天津讀研究生,父母在山西,對象在一個二線城市工作,如何選擇就業地點成為難題。我想留在天津這樣的城市工作,畢竟大城市資源多,機會多,對人的鍛煉和成長都會更多。但是,選擇天津就面臨買房壓力,也無法照顧父母,還要考慮愛情能否戰勝空間阻隔。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不敢也不能隨便賭一把。但我想,無論作何選擇,都要不忘初心,最起碼要在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子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