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月薪過萬難抵穩定戶口“我剛坐下,還沒張口呢,看了一眼崗位要求立馬就撤了。”今天上午,在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舉辦的綜合類專場雙選會上,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小米憤憤地從一家招聘公司的攤位上離開,邊走邊嘟囔著。
原來,家住河北的小米明年大學畢業,一心想要做一份與人力資源相關的工作,好不容易在這家公司發現了相關職位,卻發現招聘要求上赫然寫著“北京戶籍,年齡35歲上下,男性”。“我做攻略的時候只能看到招聘崗位,哪知道職位要求這么嚴啊。”
記者注意到,像小米這樣被招聘單位的嚴格條款絆住腳的情況并不少見。來自社科院中文專業的博士生小燦,讀博之前曾經在南方一高校從事過四年的行政工作,老公已經留京工作,眼看著博士即將畢業,她也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打算了起來。本以為有著這么豐富的工作經驗、加上不錯的學歷,找起工作來應該不算費勁,但是還是受了些挫折。奔著北京市某中學的科技處職員而來,卻發現學校的招聘計劃做了臨時調整,相近的“實驗室非教學專技人員崗”也被招聘人員委婉地告知不合適。再三確認了招聘崗位提供北京戶口之后,小燦還是毫不猶豫地投了個“工會”崗。
“我之前做過行政,所以還是想要找個類似的相關工作,做起來也輕車熟路。不過,我能感覺出對方對我不是很滿意。”等轉到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的攤位,小燦又是心里一動,可是一看所有的崗位要求都是“北京市常住戶口(非集體戶口)”,她只好收回了準備掏出的簡歷。
與設置高高門檻的上述招聘單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積極在過道里散著傳單的投資相關企業。“輕松月薪過萬、挑戰年薪百萬”的旗號似乎也很難打動往來的求職者。沒帶簡歷的學生也被招聘人員積極地記下手機號碼,可一位男生卻懶懶地說道,“這種工作壓力太大了,而且不夠穩定,反正我是沒什么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