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某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的李洪福,2012年在沈陽市怒江街一家30平方米左右的店里開始創業做洗鞋生意。本報在2014年7月曾以《香薰洗鞋 一年回本》為題報道過。
如今,這位大學生洗鞋哥生意紅火,總店會員由一年前的不到800人增長到了現在的1200多人。大學生香薰洗鞋店走出了沈陽,陸續在山西、天津等地發展,共有5家加盟店。李洪福也帶了不少徒弟。
與一年前相同的是,“只有服務永無止境,精致生活從點滴開始”依舊是香薰洗鞋店的服務準則。如何真正做到服務永無止境呢,李洪福的解釋是,為顧客多想一點。
一次,一位男顧客拿來一雙白色女靴,希望將其改為黑色。李洪福左手接過鞋子,低下頭來,右手細細撫摸著靴子的外沿,接線處等,他掃過鞋底的標簽后,并沒有急著談生意,而是抬頭幽默地對顧客說:“問問你家‘領導’,改色要80元,看看還要不要改?這鞋的原價大概200元,還是新鞋,而且這款皮面不吃水,染色后不久就容易色澤不均還可能爆皮,改色的話,性價比不是很高。”
顧客愣了一下,然后給女朋友打了電話,果然,電話那頭傳來了“不改了”的聲音。顧客笑呵呵地連聲感謝,并說以后會再光顧。
“我做生意不光為了掙錢,為顧客多想一點,反而顧客更愿意來我店里,營業額也就穩步上升。”李洪福建立了個性化的顧客檔案,記錄每位顧客的特定要求,如喜歡色澤更亮麗一些的,或者顏色淡雅一些的,還有的顧客習慣鞋帶一頭長一頭短,這樣更方便系鞋帶。
李洪福很推崇海爾創始人張瑞敏所說的,“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在洗鞋和皮具護理行業,6、7、8月是傳統的淡季,因為這個時候人們多穿涼鞋,在家中也易于打理。李洪福利用這個“淡季”開拓了沙發護理、車內飾護理等項目,有空時就去其他洗鞋護理店“取經”。今年8月,他還參加了“2015年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洗染業展覽會”,眼界大開。
“我希望可以成為一棵樹,像樹一樣成長,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李洪福說,成為“大樹”后,還能給別人一片綠蔭,這好比創業帶動就業。
政府的政策支持、社區的支持、老顧客介紹新客戶……李洪福總是想起自己曾經得到的幫助,現在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比如與附近某小區合作,義務提供鞋子洗護的知識咨詢,并定期免費擦鞋;為社區里獨居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承諾對應屆大學生和殘疾人加盟免收1.2萬元的加盟費。
李洪福對洗鞋護理行業充滿了信心。近年來,許多門面、大商場沒有以往掙錢了,可是洗鞋護理行業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他認為這是生活服務類行業,與老百姓息息相關,有巨大的需求。
在營銷手段上,他采取線上微信、微博、美團等交叉運用,線下與附近便利店合作。他免費為附近便利店印制名片,名片背面印上大學生洗鞋店的名字與聯系電話,將便利店的送貨上門與取鞋服務合為一體,營造與便利店雙贏的局面。
對大學生創業,在幾年前,李洪福認為大學生創業應該先到社會上歷練歷練,在大公司學制度管理,在小公司學技術能力,之后有了經驗再來自己創業。但如今經歷不同,他的想法也有了轉變,大學生需要歷練,而創業的過程就是最為歷練人的,“在這個過程中,你會迅速成長起來,人情往來、思維方式,都會有巨大的提高”。
“如果時光回到過去,我會更早創業。”李洪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