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消保委通報了2018年度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個案例分別存在不同消費領域,涉及二手車、藝術品理財、保健品、美容等多個行業。其中:
篡改里程數、變更協議簽訂主體成二手車行業“潛規則”
2017年6月,消費者周女士在源申公司購買雪佛蘭邁銳寶二手車一輛,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承諾該車輛未發生過重大事故,行駛里程數和儀表盤顯示數字一致。之后,源申公司以另一股東鎮小維的名義與周女士簽訂《車輛轉讓協議書》,周女士按約支付購車款共計9.96萬元。一周后周女士發現該車實際行駛里程數與儀表盤顯示數字不符。
通過對本案的調查取證,省消保委了解到消費者周女士遇到的情況并非個例,在二手車交易過程中,二手車經營者更改車輛行駛里程數、變更協議簽訂主體已屬“行業慣例”。2017年全省消保委系統共受理二手汽車消費投訴459件,其中關于篡改里程數的投訴有241起,占投訴總量的52.5%。省消保委對案件進行了充分的調查取證,并全力支持消費者提起訴訟,最終法院認定源申公司篡改二手車里程表存在欺詐行為,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判定經營者“退一賠三”,撤銷源申公司以鎮小維名義與周女士簽訂的《車輛轉讓協議書》,源申公司返還周女士購車款9.96萬元,并增加賠償損失29.88萬元。
保健品當藥品賣,8歲孩童險失聰
2018年初,消費者吳女士向寧波市象山縣消保委投訴稱,其去年聽信縣內一家保健咨詢服務部宣傳,為8歲女兒購買保健食品并當成藥品服用了10個月,險致其失聰。
接到投訴后,象山縣消保委工作人員對吳女士投訴的保健食品進行核查發現,商家所賣藥品屬于直銷保健產品。工作人員認為,本案中經營者使用了夸大商品性能的宣傳,存在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誤導消費者購買的情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經縣消保委工作人員多次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經營方向吳女士賠償8.3萬元。
藝術品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警惕
杭州市消費者謝女士與杭州達耀商務咨詢有限公司(杭州“愛福家”客服中心)簽訂了一份藝術品交易合同:消費者在對方指定網站“易文網”以預售的方式購買藝術品一份,支付價款2萬元。合同約定,該藝術品由“易文網”保管,所有權歸杭州達耀商務咨詢有限公司;1年合同期內消費者可隨時交割或出售交易該藝術品,合同期滿后消費者可全額退還預付款。2018年2月底合同到期后,消費者要求退還貨款遭到拒絕。
經省消保委工作人員多次協調,最后對方退還謝女士2萬元,同時向另一消費者退還了貨款5萬元。
美容美發預付卡“卡”住消費者權益
2018年3月,義烏市消保委接到群體性投訴,稱春天印象理發店停業關門,預付卡無法繼續使用。該消費投訴涉及消費者194人,涉及金額達60.9567萬元。
經義烏消保委數次調解,春天印象理發店實際經營者康某提出讓一家名為艾米國際的理發店接手這一批消費者。艾米國際實際控制人楊某表示愿意在保留消費者原有折扣、不額外充值的前提下,讓所有消費者消費完卡內余額,消費者代表表示同意。
安裝過失賣家不能免責
2018年4月9日,臺州市椒江區消保委接到消費者李先生投訴稱,其于2017年11月在橘子家建材購買裝修材料,按照合同約定由橘子家建材進行上門安裝。2018年4月4日,李先生進入新房發現前一天安裝的水龍頭由于接口斷裂導致地面全是水,遂立即與橘子家建材取得聯系,要求恢復原貌,賠償損失。因索賠數額較大(預估達7萬元左右),雙方協商不下,李先生只能向椒江區消保委投訴。
經過協調,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由橘子家建材賠償李先生修復費用共計1.659萬元,并更換損壞的門、門套、木地板等。
木炭火鍋引中毒,經營者須擔責
2018年8月,消費者葉女士等5人在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某火鍋店吃火鍋,由于火鍋是用木炭加熱的,包廂內又沒有良好的通風裝置,導致5人在就餐過程中發生不同程度的一氧化碳中毒。事后,葉女士等5人被送醫治療。治療結束后,5人共花費醫療費3.2萬元。為協商賠償事宜,葉女士等人多次聯系火鍋店經營者吳先生,吳先生均拒接電話。
最終經過調解,火鍋店經營者向5名消費者支付醫療費6萬余元,賠償誤工費、精神損失費共計4萬余元。同時,由于涉及安全事故,案件移送鄞州區安監局進行立案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