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西工人報消息,3月底,入職汾陽市美團外賣不到一個月的送餐員李巧加入了工會組織,并與全市47名新就業形態女職工一起收到汾陽市總工會送來的“兩癌”篩查大禮包。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人數達5000余人,入會率達80%以上,提前達到省總的要求。
該市新就業形態建會入會工作起步較早。2015年,省委、省政府給呂梁山片區量身定制了脫貧攻堅項目——呂梁山護工。當年,汾陽市總工會就對全市護理護工進行了摸底調查,并依托主管培訓的人社部門,指導符合建會條件的21家護理護工企業和家政服務企業分別建立了工會組織,讓全市438名護理護工有了“家”。目前,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除主管部門牽頭建會外,頭部企業引領建會是汾陽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的又一大特點。該市的快遞員、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商場信息員四大群體建會都是如此。
該市有130多家運輸企業,貨車保有量達1萬余輛,其中山西峰凡科技物流有限公司和汾陽市利民運輸有限公司就囊括了全市70%左右的貨車司機。2018年年底,汾陽市總指導汾陽市利民運輸有限公司工會和大唐物流公司工會等14個工會成立了汾陽市道路貨物運輸工會聯合會。2020年年底,該市總工會又指導成立了山西峰凡科技物流企業工會聯合會,同時建立了汾陽市“貨車司機之家”、開設了網上入會窗口,對貨車司機開展技能培訓、法律咨詢等活動,被省政府授予“戶外勞動者愛心驛站”稱號。
汾陽市恒利源和新貴兩大商場,一個面向城市,一個面向農村,集中了該市絕大多數超市信息員。汾陽市總依托這兩大商場建立工會,使全市商場信息員入會率達到了80%以上;出租車行業則是依托市新凱出租車公司,實現了八成以上的網約車司機入會;在快遞行業,整合了中通、韻達和圓通等快遞企業,建立起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從而讓500多名快遞員入會。
截至2021年年底,該市共建立貨運企業工會組織20個,會員達2077人;建立快遞物流工會組織13個,會員達574人;建立護工護理工會組織3個,會員達187人;建立家政服務業工會組織18個,會員達251人;建立商場信息工會組織15個,會員達1383人;建立網約送餐工會組織兩個,會員達120人;建立保安公司工會組織1個,會員達209個;建立房產中介工會組織5個,會員達60人;建立網約車司機工會組織1個,會員達148人。
只要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汾陽市總工作人員都要上門送指導、送服務。該市總領導分三路沉下去,深入基層,為企業和職工講政策、加入工會的好處、工會的職責等,具體指導企業建會,指導職工入會、辦理手續,將會員證、工會會徽送到勞動者手中。
近年來,汾陽市總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送溫暖”范圍,除了“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疫情期間還發放生活補貼。去年開展“工會進萬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慰問活動期間,該市總先后慰問新就業形態勞動者500人次,為3500人次提供法律服務,還將符合條件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困難職工檔案;組織新就業形態女職工開展“兩癌篩查”等,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周系列活動;建立了20余個服務陣地,開展為新就業形態工作者“送法律到基層”活動20余次,舉辦不同形式法律講座和法律知識競賽30余場,開展關愛新就業形態女職工技能活動20余次,為進一步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和服務保障工作搭建了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