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出生的外賣小哥小楊,今年特別忙碌,疫情防控期間,他加入了一支外賣先鋒騎士抗疫突擊隊,在為小區志愿者送飯之余,還為周邊的居民配藥。等到下個月,他又要多一個身份——閔行區新虹街道網約送餐行業聯合工會的一名會員。“群里在做宣傳,很多人都想加入,我之前也有所了解,就馬上申請加入工會。”和小楊一樣,已提出意愿申請入會的外賣小哥,今年已有500多名。
工會的后勤保障 讓政策宣傳有了力量
在新虹街道,約有3000名左右的外賣小哥們在轄區內奔走,考慮到行業的流動性較大,每年都有近千名“新人”迭代——而這些人,都是工會的潛在發展和服務對象。
新虹街道網約送餐行業聯合工會主席、網約送餐員行業黨支部書記谷明告訴記者,與小哥們的信任感來自于長期的相處,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工會的后勤保障讓政策宣傳有了力量。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谷明成為騎手們的“大管家”:每天的抗原、核酸等都由他統計,還需要負責協調好小哥們的后勤保障。此外,他成立了一支志愿者隊,服務周邊的社區。“我在14個村居委的每個小區門口都貼上了我的微信、電話,讓外賣小哥加我,并且建立了多個微信群,用于每日的抗原、核酸統計,幫助他們順利返回崗位。”在谷明提供的微信截圖里,記者看到,他手上有25個以上的抗原、核酸檢測群。
“我是行業黨支部書記兼工會主席,建了一個群供大家聊天,想加入工會的兄弟們也可以聯系我。工會比較實在的福利就是車票報銷;夏天發清涼用品,冬天會送溫暖;對于困難家庭會給予500-2000元不等的補貼政策……”5月31日,小哥們外出工作將不再需要工作證,谷明在各群內向小哥們表達了感謝,也宣傳了一波工會的福利,得到了小哥們的熱烈反饋:“入”“入會”“我想入會”“我也入會”……一條條留言接龍,讓谷明覺得努力是有意義的。
打通入會通道 工作越做越順
和谷明現在的“一呼百應”不同,最初推進網約送餐員工會聯合會組建時,并不順利。“剛開始的時候,也推薦過工會的一些福利,但剛開始和大家不熟,發的消息很少有人回復,連發紅包都沒什么人看。”
為了做好建會入會的工作,在行業里工作了多年的谷明,首先發動了熟知的站點站長,由站長們一點點推廣工會的政策和福利,“站長的留存率比較高,我和他們都很熟,靠他們幫我宣傳工會,效果好很多。”
今年的疫情,給了谷明直接和小哥們接觸的機會,很多小哥也知道這個幫助他們統計抗原、核酸的“群主”就是工會主席,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回復谷明,這次的入會意愿征集,就是很好的證明。
和小哥們聊天久了,谷明也摸清了小哥們的“喜好”,“他們普遍對體檢、車票報銷以及工會維權最為看重,特別是體檢,這是大家拿到健康證上崗必須要做的,是剛需。”
入會的通道打通了,工作也越做越順。以前,谷明僅是收繳工會經費就收了3個月,“有的人忙著送單,有的人還會懷疑我是騙子。”現在,這也不再困擾他。
如今,他一邊忙著將有入會意愿的小哥們匯總在一個群里,便于后續的信息統計,一邊已經在謀劃今年返還的工會經費用于哪些福利……
街道工會給予服務保障支持
2020年,經過2年多的調研和布局,谷明所在的新虹街道成立了閔行區首家網約送餐行業聯合工會。對于吸納會員入會,新虹街道總工會給予了許多服務保障方面的支持,“我們積極貫徹落實市總、區總有關文件精神,為轄區內網約送餐員開展‘五送’關心關愛活動,包括健康體檢、清涼慰問品、送溫暖慰問品、安全培訓、專享保障等,還將網約送餐員納入三級梯度幫扶體系。”
新虹街道總工會主席梁曉萍告訴記者,除了看得見的保障,工會還聯絡了交通部門協同對網約送餐員開展安全培訓,也動員網約送餐員積極參加轄區內的公益志愿活動,如加入“虹地圖”外賣小哥特色志愿者隊伍、承接轄區內“為老送餐服務”等,展現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