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河南全面實施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參保人員門診醫療費可按規定報銷。
此次改革,將參保人員門診發生的醫保目錄內醫療費用納入報銷范圍。改革后,河南職工門診統籌醫保目錄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可達到50%以上,在職職工的年度報銷限額在1500元左右,退休人員在2000元左右。而據統計和測算,全省參保職工每年人均門診醫療費用平均為1900元左右。
同時,此次改革重點改進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計入辦法,適當拓寬了使用范圍,健全完善了個人賬戶使用管理。今后,河南在職職工醫保個人繳費部分仍然全部計入本人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部分則統一進入醫保基金,退休人員個人賬戶調整為按定額劃入,全省人均月計入約60元。
“主要加強門診共濟保障,提高職工醫保參保人員門診待遇保障水平。2021年,全省職工醫保基金當年籌集566.3億元,統籌基金支出303.6億元。改革后,預計的支出為393.6億元,增加的統籌基金支出使用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河南省醫保局局長鄭子健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在機制創新方面實現了在全體參保人群范圍內實行的“大共濟”和個人賬戶在家庭成員之間共用的“小共濟”。允許家庭成員相互共濟使用個人賬戶,可以用個人賬戶為家庭成員支付住院的個人自付醫療費用,也可為家庭成員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醫療器械、藥品、醫療耗材等。同時,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可為本人繳納大額醫療補充保險費和為家庭成員繳納居民醫保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