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職工付出了勞動,卻拿不到相應的報酬,你們要是有困難,就坐下來談談,咱們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日前,山東日照某機械工程公司因經營困難,拖欠職工王某工資,日照市總工會勞模調解員劉加星詳細了解情況后得知,該公司并非惡意欠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以分期付款方式,順利調解了這起勞動糾紛。
受疫情等影響,日照市的勞動糾紛案件呈現增多趨勢。為此,日照市總工會著力打造了“勞模調解員”創新工作品牌,選聘20名勞模擔任特邀勞動關系調解員,組織富有經驗的勞模和法律工作者同步進行調解,以最快速度化解雙方矛盾。
日照市總工會法律服務中心將每月28日設為“勞模調解日”,由勞模調解員與工會工作人員、值班律師在法律服務中心一同坐班。“勞模調解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工會主席、黨支部書記、技術專家、行業先鋒等,都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精英。”日照市總四級調研員田洪偉說。
“設立勞模調解室,旨在通過發揮勞模的個人魅力與公眾影響力,來增加工會調解的公信力和多樣性選擇,吸引更多職工選擇調解處理矛盾糾紛,進一步提升工會矛盾化解綜合能力,維權向前走一步,以‘共情’引‘共鳴’,切實為職工解憂、促社會和諧、為發展助力。”日照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磊說。
勞模調解員劉加星是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企業擔任工會主席,擁有豐富的勞動關系調解經驗。“調解的關鍵是要在不損害職工合法權益的前提下,考慮企業面臨的現實情況和實際承受能力,發揮好工會作用,用法用情耐心細致做好工作,為社會治理提供更多勞模元素。”劉加星說。
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實際需求,8月10日,日照市總工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援助工作站正式揭牌,由勞模調解員和專業法律工作者一道,“零門檻”“零費用”“零距離”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法律服務。律苑律師事務所律師韋慶滿說:“勞模和律師一同出面調解,深受職工和用人單位信任,不少勞動爭議案件通過這種方式得到順利化解,極大提高了調解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