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市總工會宣教部干部李琰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駐長寧區新華路街道總工會蹲點干部。原來,今年7月,根據市總工會關于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調研工作的相關要求,宣教部指派李琰赴長寧區新華路街道開展蹲點式調研活動。圍繞快遞小哥這一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通過座談會、一對一訪談、問卷調研等多種方式,李琰全方位排摸了解快遞小哥所思、所急、所盼。
座談會上的“直言”
打開了小哥的“話匣子”
兩個多月來,由于經常要頂著烈日和高溫跑企業、跑站點,李琰瘦了一圈,也黑了一圈,但她很珍惜這種“真刀真槍”的調研機會。在她看來,“很多聲音只有沉下去了才能聽得見”。
在記者采訪中,李琰的手機鈴聲幾乎沒有斷過,不是消息就是電話。原來,她在蹲點過程中特別受快遞小哥們的青睞,一來一去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還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琰姐”。平日里,小哥也會把工作中所見所聞分享給她。
說起李琰和小哥的緣分,還要始于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當時,街道工會負責人正帶著李琰來到美團外賣一處站點,與騎手和站長召開座談會。“剛開始大家說的都是些場面話,后來輪到我發言,我就直說了,我們下來蹲點就是奔著問題來的,好聽的話就不說了。”
沒想到,李琰這一番話,愣住了站長,卻打開了小哥們的“話匣子”:“工會能不能幫我們配個按摩椅呀,天天騎車腰受不了。”“工會能不能少送一些沐浴露和牙膏,多給我們一些冰袖套、手機防水殼之類的實用物品。”“工會組織的線下活動雖好,但大家的時間寶貴,如果能換成線上,比如組織個電競比賽,利用間隙打兩把游戲豈不更受歡迎。”
李琰在她那本翻得已經有些破舊的筆記本上,一一記錄下小哥們的訴求。借著這個機會,街道的工會干部也紛紛拋出了準備已久的問題,深入、全面地了解外賣行業的發展現狀、困難需求以及從業人員的權益保障等情況。
“和騎手們面對面交流,能看出他們對傾訴的渴望。我遇到過一位騎手,當時正疲憊地靠在車上休息。我上前向他了解工作情況,他說了很多工作中的難處。比如,送餐時遭到誤解、交通安全難以保障、有問題不知該找誰……我問他怎么辦,他搖了搖頭,又問他是否要幫助,他使勁點頭。”李琰告訴記者。
一線帶回的“困難”
正在積極回應
為了推動蹲點工作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李琰和街道工會一同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每周兩次走訪區域內不同的快遞站點,同時創建微信群,線上線下同步梳理快遞小哥的聲音,在靈活就業群體和基層工會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小哥需求與工會服務有效對接。
李琰在蹲點過程中了解到,不少美團小哥剛來上海,本想找份簡單的工作適應下環境,但由于對道路不熟,服務意識也相對欠缺,往往不是訂單超時,就是被顧客投訴。心里委屈也就算了,有時一個月的收入交了房租和開銷,所剩無幾。
“小哥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了我們便捷的生活,對于他們的苦惱,工會更應該關心和幫助好。”李琰向記者表示,目前她與街道工會正和美團方面積極協商,一方面加強對騎手的心理關懷,另一方面加強對新員工的培訓,讓他們更好地適應崗位需要。
在一線摸底過程中,李琰還向小哥們發放了調查問卷,但一開始進展并不順利。第一周,工會只收到了6份有效問卷。本想通過送贈品的方式來提高參與率,但收效甚微。有小哥直言不諱地說,“我們忙著送餐還來不及,哪有時間為了點勞防用品專程跑一次呀。”
了解了騎手的工作規律后,李琰在街道工會的支持下申請了一批冰袖套、手機殼之類的慰問品,親自送到各個站點,小哥只要完成問卷,便能領取一份小禮包。結果,新舉措推出當天,李琰就收到了六十幾份問卷。這也讓她意識到,蹲點工作要巧干,不能蠻干。
“帶著一顆真心蹲下去摸清實情,再把基層一線的困難帶回來進行重點研究,才能精準有效地找對思路、做好服務。”李琰告訴記者,經過兩個多月的蹲點,已經收集了不少小哥訴求,目前她正在梳理分析調查問卷,撰寫調研報告,為幫助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提出措施和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