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省政府獲悉,為了持續增強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不斷提升殘疾人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益,我省制定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4年將實現全省城鄉新增殘疾人就業3萬人。
機關事業單位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
各地建立機關、事業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統計制度,制定機關、事業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工作項目推進計劃,確保“十四五”期間編制50人(含)以上的省、市級機關和編制67人(含)以上的事業單位(中小學、幼兒園除外),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殘疾人就業。縣、鄉兩級根據機關和事業單位編制總數,統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在公務員招錄中,指導招錄機關設置一定數量面向殘疾人招錄的崗位,及時公布職位信息,采取設置無障礙通道、提供人力幫扶等赴考便利措施。對殘疾人報考非人民警察的崗位,體檢標準按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執行,不得額外增設門檻。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不得設置歧視性條件。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高校殘疾人畢業生。
實施國有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
組織開展國有企業助殘就業專場招聘活動。選取一批業務范圍覆蓋較廣、崗位較多的國有企業,每年開發一批崗位定向招聘殘疾人,優先聘用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國有企業帶頭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并將其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未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應當及時足額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新建郵政報刊零售亭等社區公共服務點時,預留一定比例的崗位專門安排殘疾人就業,并適當減免攤位費、租賃費,有條件的地方免費提供店面。
實施民營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行動
開展民營企業助力殘疾人就業招聘活動,組織一批頭部平臺、電商、快遞等新就業形態企業,每年開發一批崗位定向招聘殘疾人。對在平臺就業創業的殘疾人減免加盟、增值服務等費用,給予宣傳推廣、派單傾斜、免費培訓等幫扶。向民營企業、行業商協會征集一批崗位定向招聘殘疾人,優先推選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企業為中國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優秀案例。積極組織民營企業對接殘疾人就業需求,鼓勵開發遠程網上就業崗位,幫助殘疾人在電子商務、大數據標注等領域實現居家就業。加強對殘疾人自主創業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指導與扶持,通過一次性補助、提供場地、貼息貸款、創業擔保貸款、項目推介等多種方式促進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鼓勵殘疾人通過新就業形態實現就業。
實施農村殘疾人就業幫扶行動
落實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各項政策措施,對社區工廠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崗位補貼、場地租賃費和水電費補貼。通過提供土地流轉、產業托管、生產服務、技術指導、農用物資供應、農副產品收購銷售、融資等方面服務,扶持農村殘疾人或其家庭成員從事種植、養殖、加工、鄉村旅游、農村電商、農村寄遞物流等行業。支持鄉村旅游景區、農家樂、鄉村民宿、非遺工坊等用工單位和旅游公共服務崗位優先吸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就業,引導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技能大師進入鄉村旅游景區(點)建立工作室、手工工坊。持續開展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項目,幫助脫貧殘疾人就業創業。
實施殘疾人大學生就業幫扶行動
建立部門間殘疾人大學生信息交換機制,準確掌握在校殘疾人大學生數據,及早建立“一人一策”就業服務臺賬,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通過開展個性化輔導、組織專場招聘、優先推薦崗位、落實就業補貼、設立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幫助殘疾人大學生實現就業。鼓勵用人單位作為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支持殘疾人中等職業學校逐步擴大辦學規模,加強專業建設,提升殘疾人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