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黃江黨代會強調,今年將抓好就業創業、人才發展工作,加大人才工作創新舉措統籌謀劃力度,深入實施新一輪“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建立本科以上學歷高技術人才庫,制定更多激勵政策吸引人才落戶黃江。
新年伊始,黃江召開人才高峰論壇,再次明確力爭五年內新增1萬名產業技能人才,向外界傳達了黃江引才留才的強烈信號。近年來,黃江鎮始終將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通過政策攬才、平臺聚才、資源助才、培訓育才、服務留才,為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新創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
匯聚人才力量 搭建高質量“融深橋梁”
“抓人才就是抓發展,強科技就是強實力。”在1月6日召開的“智匯黃江 融深騰飛”人才高峰論壇上,黃江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重點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發展戰略,不斷加大聚才、育才、留才力度,匯聚人才力量搭建高質量“融深橋梁”,加快推動深莞高度融合樣本在黃江建成。
本次活動緊扣2022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莞聚天下才 奮進新時代”的活動主題,以及黃江鎮人才強鎮創新發展戰略,積極創新豐富活動形式,搭建人才面對面交流提升平臺。
活動圍繞“智匯黃江·融深騰飛”活動主題,邀請了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和發展領域的專家蒞臨現場,與高層次人才代表共同開展高峰研討,不僅促進了高層次人才的互動交流,提升了高層次人才的職業素養,增加了參會人才對“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發展戰略的新認識,也拓展了企業關于引進、培育、留住高層次人才的新思路,為黃江建設成為深莞高度融合樣本提供人才新動能。
本次活動廣泛聽取了高層次人才代表關于人才工作發展的寶貴意見,并將活動成果作為黃江鎮接下來開展人才工作的重要參考,不斷完善引才育才留才機制,全力保障和持續完善高層次人才發展平臺,為高層次人才充分施展才干創造條件、提供服務。
近年來,黃江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特色,奮力建設“深莞高度融合樣本”,一批帶動性明顯、競爭力強的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相繼落戶黃江,為黃江制造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其中,在2022年,黃江鎮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220家;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99%;全鎮研發(R&D)投入占GDP比重3.39%。
未來幾年,黃江將持續匯聚經濟發展新動能,力爭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為引領、智能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成形,建設“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和“技能人才強鎮”,繼續在人才招引、入戶辦理、配套服務方面進行整合提升;推動“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在建設用地、研發設施、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此外,黃江將逐步健全完善干部培養體系,確保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干得好、用得上。
接下來,黃江鎮將把人才工作作為全鎮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強政策、優服務、重幫扶”多措并舉,推動高層次人才技術創新,將黃江建設為地域特色鮮明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打造“黃江技谷”,讓黃江成為科技創新人才向往的集聚地,讓更多高層次人才在黃江安心發展,進一步促進黃江鎮高質量發展。
加快推進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
隨著人口紅利的弱化,人才紅利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黃江加快健全人才服務工作機制和特色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搭建人才引進、交流平臺和青年人才成長平臺,全力打造優質人才發展生態,推動“數量型人口紅利”向“質量型人才紅利”轉變。
2022年黃江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共受理條件準入類和企業自評類人才入戶申請722人次,已通過申請405人;發放優才卡205張,其中莞香卡198張,玉蘭卡7張;成功引進碩士27人,高級職稱人員16人,黃江人才隊伍進一步擴大。
其中,于2021年在廣東惠倫晶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揭牌的省級博士工作站,于2022年在東莞盛翔精密金屬有限公司經省批準成立省級博士工作站吸引眾多高水平的研發型人才來到黃江,進一步促進黃江鎮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博士工作站的建立是黃江著力構建引才長效機制的體現,不僅能充分利用龍頭企業優勢引進碩士,還有助于完善企事業單位的高層次人才、技術項目和產學研合作需求信息,從而進一步推進全鎮各大小企業參與校企合作。”黃江人社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為推進全鎮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做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更好地發揮用人單位人才評價自主權,激發企業培育技能人才的內生動力,黃江扎實做好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及技能大師工作室申辦工作。2022年,黃江促進并完成安世半導體、領益等6家企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技能等級認定新增證書人數2066人,其中新增高級工證書人數826人,技能大師工作室目前已報2家企業(安世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和東莞領杰金屬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資料已上傳系統。
“截至目前,黃江已發放東莞市新時代新引進創新人才綜合補貼、東莞市新時代創新人才能力提升扶持補貼、東莞市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人才經濟貢獻獎勵補貼等7項人才扶持補貼316萬元。”黃江人社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扎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黃江鎮堅決落實各類人才補貼政策,并通過開展莞愛人才活動,進一步推進人才智慧服務建設。
其中,黃江通過舉辦高層次人才國慶研修培訓班、“走進住建房產系統”人才宣講會、走訪東莞市黃江大順電子有限公司和黃江醫院等44家用人單位,貫徹宣傳人才政策,并現場為企業人才提供辦理優才卡等服務。截至目前,黃江鎮共有新增重點企業名錄50家,梳理人才服務名單429人,已在11家重點規上企業設立人才專管員,重點收集企業崗位需求信息。
2022年,黃江全鎮共有307名應屆高校畢業生。為扎實做好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積極開展各項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工作,黃江在各社區建立大學生工作站聯絡人員,對鎮內2022屆高校畢業生開展摸底排查并做好相關臺賬,以進一步拓寬應屆畢業生就業渠道,開發就業崗位。
黃江通過深入實施“高端教育集群”行動,精準服務高校畢業生,進一步探索政校企合作辦學模式,采取“企校雙制、工學一體”的模式,推進實施新型學徒制培訓活動。以“鏈群對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為契機,黃江多層次多角度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洽談平臺。截至目前黃江鎮共有41家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洽談。
此外,黃江扎實推進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數字化工作,進一步提升鎮內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服務工作的信息化、便民化水平,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畢業生及中專畢業生就業、流動人才黨員管理等工作。今年來,已完成2645份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數據化檔案交接和入庫工作。
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培育全鎮創新創業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黃江充分發揮“項目制”技能培訓在產業人才建設中的作用,實施更具特色和更高質量的技能人才培訓,進一步加快提升技能人才素質,為黃江產業結構向高質量轉型提供技能人才支撐。截至目前,已開展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員工關系、電子商務師、質量檢驗員、安全消防、中式面點師、育嬰師等培訓項目,共培訓2851人,完成率達175.99%。
提供“24小時不間斷”就業服務
1月7日是今年春運首日,在黃江街頭,除了行色匆匆、提著大包小包行李物品的返鄉人員,還有身著紅色馬甲的就業服務人員。
為確保春運期間企業員工有序流動工作的順利進行,讓廣大異地務工人員享受優質的就業服務,黃江人社分局聯合鎮內7個社區人力資源服務站開展2023年“平安回家 相約東莞”春運就業服務宣傳活動暨春運首天就業用工服務活動,幫助廣大異地務工人員及時掌握黃江鎮企業節后招工信息及相關就業創業政策。
早在春運開始前,黃江鎮人社分局就已提前開展統籌謀劃,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分局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聯系等方式抽樣調查89家企業員工節前返鄉情況,鼓勵企業員工留莞過年,引導企業采用訂單調劑、錯峰放假等方式,讓異地務工人員錯峰、安全有序返鄉。同時,分局組織慰問團深入企業、深入群眾,對全鎮首席技師、博士、困難異地務工人員、在“村民車間”工作的戶籍人員和就業困難戶等57人進行春節慰問,通過關注終端、接觸末梢,切實解決企業及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
除了客運站,2022年,黃江新建設的“就莞用”廣場也是黃江鎮開展用工服務的重要陣地。截至目前,黃江在寶山社區、田美社區和天集·磁海莞深科學協同創新中心打造的3個“就莞用”廣場已全面啟用,在為勞動者提供穩定、可靠的招聘信息來源和就近便利的就業服務的同時,擴大企業招聘信息覆蓋面,規范企業的招聘行為。
企業高薪酬、多種補貼等福利吸引了眾多求職者,得到了求職者們的“點贊”。“莞聘夜市”著力打造人才夜市招聘服務新模式,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持續優化就業服務,努力提升求職招聘成效,不僅為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了一個接地氣的求職平臺,更增強了他們就業的機會與信心。
2022年黃江線上線下齊發力,多措并舉促就業,為企業用工保駕護航。黃江持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及更積極的就業用工政策,著力建設“就莞用”廣場,設立政策宣傳區、招聘信息發布區、企業用工建設及服務區三大區域,該三大區域將“全年不打烊”地免費開展各主題類型的線下招聘、就業服務日、職業指導、對口勞務協作地區對接、用工建設和提升、政策指導和宣傳等用工服務,為求職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政策閱覽、崗位推介等就業服務。
黃江充分利用人社官網網絡招聘專欄、“莞就業”等線上平臺,及時發布企業用工信息,不斷促進用工需求供給對接。經統計,共發布391家次企業3926個崗位3.4萬個崗位需求;開展“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活動,參加企業136家,崗位需求5000多人;在鎮內各個“就莞用”廣場舉辦“莞聘夜市 職等你來”、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百日千萬為主題等招聘活動,共計4場,累計為67家企業提供招聘服務,提供170個崗位,需求1288人;連續舉辦12場“就業服務日”招聘活動,累計服務7327人次。同時,黃江人社分局企業服務隊結合“三問三送”用工保障行動,組織開展“暖企行動”,將“一企一策”幫扶政策帶進企業,共走訪服務超過一百家企業。
通過建立“一天落實聯系、兩天落實對接、持續有效服務、實現效果銷號”的及時響應機制,黃江不斷強化企業用工數據研判,探索實施企業用工預警,加強企業用工指導服務,多渠道收集企業經營和用工情況,力爭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
“我們還與寮步人社分局、石排人社分局組成寮步組團前往貴州工程職業學院開展校企洽談暨專場招聘活動,既緩解企業招工難,又對口幫扶印江縣外出務工就業問題。”黃江人社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今年6月的專場招聘活動中,黃江人社分局通過加大與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勞務協作,積極與印江人社局對接,為東莞正揚電子機械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提供30個工種289個崗位開展現場招聘。
此外,黃江人社分局積極與貴州省銅仁市印江縣人社局對接,創新就業創業服務模式,2022年下半年來,共舉辦了6場就業幫扶直播帶崗招聘活動,累計吸引近49.88萬人次在線觀看,提供1375個就業崗位,達成就業意向932人。
■鏈接
青年科技人才助力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領益智造CNC事業部工程副總監王崇祁:
運用科技創新為未來創造新的生機
2013年,王崇祁加入領益智造,2014年初,他隨公司從深圳搬至黃江。九年的時間里,他見證了企業在黃江這片熱土上的高速發展,也見證了制造行業從標準化到自動化,再到如今智能化的突破與革新。
“2014年,我們把復雜多樣的工裝夾具從設計上做了標準化,使其變成標準通用件,我們將自動化的思維貫穿于整個產品工藝研發的過程中,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的制造成本,獲取了更多的訂單。”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領益智造曾面臨過招人難和存在人為不可控因素等重大挑戰和困難,王崇祁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大數據時代,制造業也要跟上時代腳步,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并對過程進行實時監控、預警、大數據分析,運用科技創新為未來創造新的生機。”
至今,王崇祁正主導公司內部新科技新技術的研發,他個人已獲得7項實用型和發明型專利,獲得集團公司工程研究院院士等多項榮譽,“在黃江的這些年,我在這片熱土上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幾件大事,組建了家庭、生育了兩個小孩,從單身到為人夫、為人父,持續參與黃江建設并享受黃江發展所帶來的便利。”
歐科空調制冷研發管理部經理樊小虎:
管理創新為技術創新保駕護航
“2009年5月我加入歐科空調,我和團隊一直從事空調機組和空調系統的創新研發工作,在空調節能方面取得多項國家專利,也為公司取得了可觀的銷售業績。”樊小虎說道。
2017年,樊小虎迎來了事業上的又一個轉折點,開始負責技術中心的研發管理工作,從技術創新逐步走向了管理創新。五年間,樊小虎逐步意識到管理創新的重要性,他和團隊為公司構建了全新的項目研發管理體系,改善了新產品的研發效率,提升了研發人員的積極性,有效促進了公司的業績增長,也為公司獲得了多項國家和省級榮譽。
更加讓他深刻體會到管理創新重要性的是2020年的一件事。當時受疫情影響,市場形勢嚴峻,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作為公司研發管理的負責人,如何引導技術中心的研發方向、與公司戰略方向保持一致,成為他急需解決的問題。隨后,樊小虎通過與公司高層的深入探討,與產品負責人的反復論證,制定了降本增效、開源節流的落地規劃,迅速調整了企業創新研發的方向。
“我深刻地體會到,研發創新是一個企業的核心,但是管理創新是技術創新的保駕護航者。在危機面前,作為創新管理的我們更要臨危不懼、找準方向,才能帶領整個技術團隊為公司發揮最高效、最強勁的驅動力。”樊小虎表示。加入歐科空調13年,他和團隊在空氣調節技術領域獲得26項專利,多次獲得航天技術革新獎、東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曾獲得航天科工商業模式創新獎一等獎、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創新成果三等獎等。
安世半導體工程部高級經理王敏超:
科技創新讓企業不再受制于人
王敏超至今還記得剛入職的情景——2010年,加入安世半導體研發團隊不到半年的他接手了用銅線焊接代替金線焊接的項目。
對于新人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當時,金價達到1200美元/盎司,公司成本壓力很大,用銅線焊接替代金線焊接是降低成本的最好選擇。但在半導體行業,薄鋁層的銅線焊接技術尚未成熟,而安世生產的又是車規級產品,所以挑戰特別大。
經過王敏超所在團隊的努力,攻克了銅線焊接技術中的一個個難關,逐步實現銅線代替金線,這為公司每年節約了近1億元的成本。
王敏超表示:“另外一個值得驕傲的項目是,2020年公司為了完善安世廣東工廠產品的種類,把安世國外工廠的大功率器件LFPAK引進到廣東工廠,但因疫情原因,安世廣東工廠的技術人員沒辦法去國外學習,國外的人也沒辦法到現場提供技術支持。在團隊一年多的努力下,終于成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產品于2021年末實現了量產。”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我為拼搏、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驕傲。”王敏超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