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工會女職工組織聚焦女職工所需、所盼、所求,加強女職工權益維護力度,積極探索開展一系列維權服務特色工作,為廣大女職工權益提供專屬保障。
加強源頭參與
積極推動完善女職工權益保障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圍繞女職工在平等就業、薪酬待遇、生育保護、職業發展等權益實現方面的利益訴求,先后開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貫徹落實情況、企業性別平等機制建設、企業用工成本中的性別差異化、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等專題調研,通過提案、專報及參與國家有關政策文件制定等提出政策建議,對加強女職工權益保障提出工會主張。
2023年3月,全國總工會等6部門聯合發布《工作場所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制度(參考文本)》和《消除工作場所性騷擾制度(參考文本)》,從源頭上形成對用人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規范指引。
在全國總工會和各級工會積極推動下,全國16個省(區)已經頒布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實施條例或辦法,對女職工產假、“四期”保護、女職工休息哺乳室、衛生費、婦科疾病及乳腺疾病檢查等作了細化規定。
深入開展普法宣傳
連續多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女職工普法宣傳月活動,推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走進基層一線。2023年3月,各級工會女職工組織共開展“情系女職工 法在你身邊”普法宣傳活動近2萬場,覆蓋職工329萬人。
2023年普法宣傳活動月期間,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策劃推出線上公開學習班,搭建融“精品課程+系列微課+宣傳片+案例解讀”為一體的學習體系,吸引65萬余人參加學習;推動各地依托集體協商、法律監督制度,積極協同政府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檢查。各地工會女職工組織積極開展女職工權益維護典型案例征集發布活動,舉辦知識競賽、直播講座、云課堂、微講堂等,為女職工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推進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工作
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是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會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女職工特殊權益的重要手段。
主要內容包括女職工勞動權利、同工同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保險福利等待遇;女職工勞動保護、“五期”(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更年期)保護、婦科疾病檢查、生育保障等待遇;女職工的職業教育、技術培訓、晉職晉級、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等權利;促進工作場所性別平等,提供工作家庭平衡支持。
2023年,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圍繞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開展專題調研,調研顯示,全國開展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協商、推進簽訂和執行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工作情況較好,在切實維護女職工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女職工對女職工權益保障工作的總體評價較高,認為女職工專項集體協商和女職工專項集體合同在改善女職工工資待遇、調節勞動關系等方面的作用較為顯著。
推廣“一函兩書”工作機制
“一函兩書”工作機制,是依托和借鑒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兩書”制度,結合女職工維權工作實際建立的集提示性和糾偏功能為一體的法律監督工作機制,各級工會女職工組織以此作為監督用人單位落實女職工權益保護法律法規政策的重要載體和手段。
“一函兩書”由提示函、工會女職工勞動保護監督整改意見書、工會女職工勞動保護監督處理建議書三部分組成,形成了“提示-警示-轉辦”的法律監督閉環,有效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女職工特殊權益,在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發揮重要作用。
推進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建設
近10年,工會各級女職工組織大力推進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建設,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建立女職工休息哺乳室的企事業單位工會22.2萬個,覆蓋女職工2079.9萬人。
在推進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建設過程中,各地結合實際,將孕婦休息室、女職工哺乳室建設等規定納入用人單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制度、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以及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和模范職工之家建設中,設立專項資金、完善制度機制、規范管理運作、創新工作模式,設置統一標識和設施、開展督導檢查、建立愛心地圖定位、設置網絡課堂,拓展女職工休息哺乳室的功能,更精準服務女職工需求。
目前,“愛心媽咪小屋”“母嬰關愛室”“愛心媽媽屋”“陽光家園”等各具特色的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在全國各地企事業單位、工業園區、商務樓宇廣泛建立,為孕期、哺乳期女職工提供了安全、衛生、私密的休息哺乳場所,已經成為廣受贊譽的工會女職工工作品牌。
建設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
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是指通過制定優化的工作制度,發展有利于職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環境,支持男女職工平衡工作、家庭和個人生活,讓職工能在身心健康的狀態下投入工作的工作場所。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要做到對有家庭責任的男女職工理念態度友好、職業發展友好、生育保護友好、照護支持友好、工作安排友好、職業健康友好。
2021年,全國總工會女職工部在調研基礎上,結合各地實踐案例,編著出版《創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指導手冊》和繪本,發布宣傳片和海報等宣傳資料。2023年6月,全國總工會、人社部等5部門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建設家庭友好型工作場所典型案例征集活動,通過案例示范帶動各用人單位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推動構建和諧穩定勞動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