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年終歲尾,我們又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山西晚報記者將大眾生活中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卡點問題進行梳理,采訪權威部門,為讀者提供實用的信息建議。
在有些人的新年計劃中,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論是企業員工,還是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提前了解山西省職業技能培訓相關內容,可以更好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
那么,如何參與職業培訓?職工領取技能提升補貼的標準是什么?針對求職者的熱點問題,1月8日,山西晚報記者根據山西省人社部門公布的政策,進行了梳理。
山西省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及參與辦法
2023年,山西省圍繞十大產業鏈、專業鎮培育及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養老等領域以及服務業復蘇發展需求,依托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等組織開展訂單式、項目制培訓。
支持企業圍繞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生產經營需要,廣泛開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轉崗專業等培訓,突出高技能人才以及產業緊缺人才培訓和安全技能提升培訓。組織各類培訓機構面向各類就業重點群體特別是農村轉移勞動力、失業人員、脫貧勞動力、畢業年度的高校和中職畢業生、靈活就業人員等以及有培訓需求的零工市場求職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勞動者可以通過民生山西、三晉通APP,查詢到技能培訓的相關機構和內容,也可以直接前往當地人社部門進行咨詢。比如,登錄民生山西APP,進入“技能培訓”模塊,可以查詢到當地相關專業的培訓項目、課程和聯系方式,勞動者可以直接電話咨詢。
目前,“民生山西”APP上公布了部分山西省職業培訓券,有效期為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勞動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領券參加技能培訓。領券時一定提前閱讀使用引導,適用培訓機構、適用地區、適用人群、使用說明等。
鼓勵勞動者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
據山西省人社部門介紹,根據就業促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各類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等主體依法開展職業培訓。鼓勵勞動者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
根據職業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職業培訓可以由相應的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學校實施。其他學校或者教育機構以及企業、社會組織可以根據辦學能力、社會需求,依法開展面向社會的、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按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培訓上崗制度
在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方面,企業具有以下義務: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培訓上崗制度。
企業招用的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技術培訓;招用的從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并依法取得職業資格或者特種作業資格。企業開展職業教育的情況應當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企業應當根據規定的標準,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一定比例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可以用于舉辦職業教育機構、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招用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等合理用途,其中用于企業一線職工職業教育的經費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比例。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到職業學;蛘呗殬I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教育的,應當在其接受職業教育期間依法支付工資,保障相關待遇。
領取技能提升補貼有標準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有關問題的通知》,參保繳費滿3年的企業職工,取得初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按照初級(五級)不超過1000元、中級(四級)不超過1500元、高級(三級)不超過2000元的標準發放技能提升補貼。目前,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由參保繳費滿3年放寬為1年。
企業之外人員,在培訓期間可按規定領取補貼。其中,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等青年、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可參加農民工“春潮行動”“求學圓夢行動”、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和返鄉創業培訓計劃以及勞動預備培訓、就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等專項培訓,全面提升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貧困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員,在培訓期間按規定可以領取生活費補貼。
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員參加返鄉創業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書,符合條件的可以申領創業培訓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