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總工會以“工會+勞動+法庭”項目為平臺,通過三方聯調、陌生講課、跟班學習、聯動工聯會等四項維權舉措,將職工維權合法權益落到實處,成效亮眼。
據了解,“工會+勞動+法庭”項目建立了獨立的街道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由街道總工會聯合勞動辦及法庭,開展勞資糾紛三方聯調工作,為當事人提供一站式的“調解+司法確認”服務,有效節約了維權成本、縮短了勞動糾紛中的維權周期。目前,工會方有一名職業化工會工作者駐點工作室,勞動辦和法庭各有一名工作人員對接參與,組成了調解工作小組。據統計,2023年度該工作室參與勞資糾紛調處1092宗,其中接受咨詢/電話處理案件819宗,實地調解案件274宗,調解成功率為72%,實地調解案件幫扶職工648人,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5789179.49元,將職工維權落到實處。
陌生講課是由擔任工會調解員的職業化工會工作者,經與尖崗山工聯會負責人溝通后,每月定期在社區(園區)工聯會給工會干部開展以案例分享和法律專業知識傳授為內容的授課,現已先后授課十余節,內容包括《廣東省企業集體合同條例》、集體合同備案流程、微信小程序線上申請仲裁流程、群體性勞資糾紛備案流程、典型案例分享等。
同時,讓社區工聯會的職業化工會工作者輪流到工作室跟班學習,形式分為參與信訪調解和旁聽勞動仲裁開庭兩種。每次1人,頻率為每周兩個半天,定期輪換跟班學習人員。
此外,工作室調解過的案件,涉及工聯會轄區的,及時與轄區工聯會進行聯動,轉交工聯會職業化工會工作者跟進,并持續跟蹤勞資糾紛動向,有效防范和化解群體性勞資糾紛。“工會+勞動+法庭”項目成功與尖崗山工聯會聯動化解勞資糾紛27單,有效介入群體性勞資糾紛5單,涉及職工74人,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147.48萬元。
據介紹,駐點開展三方聯調是以直接參與勞資糾紛調解的形式化解矛盾,而陌生講課和跟班學習是以正面傳播的方式間接參與職工維權。其中,陌生講課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跟班學習則為實操技能方面的學習提升。以“工會+勞動+法庭”項目為平臺,通過“傳幫帶”的形式播種工會“種子”,讓受益的工會職業化工作者再對轄區企業基層工會進行轉訓,指導開展勞資糾紛實地調解,更專業化地去服務職工,以此擴大項目受眾面,使項目受益人群從來到勞動辦參與調解的勞資雙方,擴大到了整個社區(園區)工聯會服務覆蓋企業及職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