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才想身后事?你OUT了!
30歲剛出頭
80后已忙著立遺囑了
QQ日志、網絡遺囑、論壇發帖……
盡管遺囑花樣百出,但統統無效
近日,百度貼吧上一則名為《今天,你寫遺書了嗎?》的網帖,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該帖講述網友“不偷腥的貓”聽聞3個20多歲的年輕人立遺囑并對遺囑進行公證的事。
生前立遺囑,在大家印象里多是老人的事。不過,隨著該帖的升溫,重慶晚報記者走訪我市公證處獲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80后年輕人加入了遺囑公證的隊伍。
此外,不少80后還通過專業遺囑網站、QQ、微博等多種渠道立遺囑———然而,專家指出:立遺囑有嚴格規定,類似“網絡遺囑”統統無效。
立遺囑內容
瞞著家人立遺囑
內容九成涉及房產
去年9月,家住沙坪壩區寶嘉江楓美岸6號樓2-3的徐然(化名)立下了遺囑:除了將自己的房子和車子留給父母,還把價值10萬元的股票送給尚未結婚的女友。
31歲的徐然從事房地產行業,系家中獨子,因常年在外奔波,很擔心自己某天出現意外,所以立下遺囑。“房子和車子是大頭,把這大部分財產留給父母,是避免他們老無所依。”
北京地平線律師事務所黃雪濤律師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前來立遺囑的年輕人,多為20-30歲,一般以家庭條件優越、事業較出色的富家子弟或高知群體居多;中年人群40-50歲者則以企業主或企業高管、中層領導居多,遺囑中涉及的財產內容九成是房產。
“我要把房產留給我老婆,還有寵物狗……”6月17日,網友“公主的青蛙”、24歲的趙曉在重慶購物狂網上寫了700字長帖遺囑交代身后事,但遺囑中給現任女友、視為未來老婆限定了一個享受遺產的條件:他百年之后,女友一年內不能交新男友。
黃雪濤律師認為,80后立遺囑,必須注意以下兩方面內容,否則容易被判無效:
1、遺囑人對遺囑所處分的財產沒有處分權———有些80后尚無固定經濟來源及房產等固定資產,住著父母的房子,卻誤以為房產屬于自己所有,從而在遺囑中對這些其實尚屬父母的房產實施處分權。其實質是無效的。
2、80后立遺囑,可能因為沒有為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而無效。如趙曉將房產送給女友,卻沒有給年邁的父母留下任何遺產,就可以以違反公俗良序原則,判定遺囑無效。
立遺囑原因
不想家人爭財產鬧僵
QQ立遺囑讓好友見證
“無貸款房一套,銀行存款12.5萬元都歸父母……”陳沁雅在自己的QQ日志里留下了這句話,讓很多朋友感到震驚。
在她看來,這是自己的遺囑,對所有親朋公開,每隔一周或許還要適時修改部分內容,以最后期限為準。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通過其QQ號,聯系上這位28歲的渝北區某幼兒園教師。
陳沁雅未婚,前年在渝北區松石北路232號買了一套房,如今還有13萬元存款。“去年,有個同齡好朋友意外去世,夫妻雙方家庭為了爭財產,鬧得很煩心。”陳沁雅說,立了遺囑,家人就不會為了財產傷和氣。
她說,考慮到家人感情,她沒有將遺囑公證,而是采取在自己QQ空間里以更新日志的方式公開。“QQ好友都能看見,也算是一種見證吧。”陳沁雅說,每隔一周更改遺產分配內容和比例,主要是自己的存款或投資理財產品有所變化。
立遺囑方式
登錄專屬網站
列出遺囑清單
如今,網絡上還出現了不少專門的遺囑網站。“您的人生黑匣子———網絡遺囑”網站便是其中之一。
33歲的長沙人黃蕾,便在該網站內留下了自己的人生感言和遺囑清單。遺囑清單涉及自己和丈夫的不少事情,以及如何分配遺產。
根據該網站數據顯示,每天有20-30位用戶注冊登錄,截至去年其注冊人數已超過20萬人。
該網站客服人員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網友可以先注冊,然后登錄為自己建立一個“網絡遺囑保管箱”,將不方便告知或未及時告知的遺囑、遺愿、隱私、財務信息及其他重要信息,存放在經過加密的網絡保管箱內。
據了解,和QQ、微博上面寫遺囑不同,網絡遺囑是指在特定網站上,留下自己掃描過的遺囑文件,比如銀行賬號保險單等,并在用戶意外死亡后,轉交給事先設定的聯系人。
如何確認用戶死亡呢?客服人員介紹,用戶須按網站規定設置一個登錄頻率,比如一個月至少登錄一次。如果該用戶一個月未登錄,網站會先發送兩次郵件提醒;如果沒有回應,再通過短信提醒兩次;如果還沒回應,會電話和本人聯系委婉確認;如果還聯系不上,再和用戶指定的聯系人委婉確認。如確認用戶意外死亡,收到用戶死亡證明后,將在公證監督下,將保管箱的資料交給指定排在最前面的聯系人。
網絡立遺囑統統無效
有效遺囑形式只有5種
這些經過QQ、微博、私人電子郵件或者所謂“遺囑網站”訂立的遺囑,是否具備法律效應?
重慶坤源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強認為,根據《繼承法》規定,這種網上的留言和利用電子信件而立的遺囑是無效的。“哪怕遺囑內容合法,而且是遺囑人本著真實的意思訂立,但這種性質的遺囑不具有法定形式要件。”
根據我國《繼承法》規定,有效遺囑形式只有5種:即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及口頭遺囑。其余的一概無效。
公證遺囑———由遺囑人生前訂立并經公證機關公證,證明效力最高。
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
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
錄音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
口頭遺囑———緊急情況可立口頭遺囑,需兩個以上見證人。
陳強律師特別指出:所有見證人都不能是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此外,遺囑人必須具備立遺囑能力,遺囑內容合法,遺囑必須是遺囑人自由、真實的意思表達等法定的實質要件,還要具有法定的形式要件。顯然電子形式的遺囑不具有法定的形式要件,應屬于無效遺囑。
重慶漢尊律師事務所曾穎則指出,“法律規定的五種形式遺囑,均不能以完整原件的形態存儲于網絡上。存儲于網絡上只可能是復印件或復制品。這些復制品無法由立遺囑人和見證人進行簽名,因而不能發生遺囑的效力。”
此外,即使將親筆簽名的遺囑上傳到網上,因上傳掃描件不是原件,也無法在糾紛產生時起到充分的證明作用。“如果沒原稿,很難被認定真實。所以,網絡遺囑目前只是一個難以被司法界認可的概念。”
各方態度
法律意識在增強
不安全感越積越深
理性積極面對身后事
親情愛情友情去神圣化
重慶潛衛律師事務所律師何桐雨:立遺囑群體的年輕化,是年輕人法律意識的增強。隨著富裕階層出現了低齡化的傾向,一些年輕人有意識去考慮身后事,盡量避免因意外而引發的家庭糾紛。立遺囑的年輕人并非消極厭世,而是抱著一種理性、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尤其是眾多閃婚族,法律的保證能給他們帶去切實的方便。
市民劉先生:年輕人立遺囑,太意外了。家長們會想,不應該由子女給我留下多少錢,應該是我留給子女錢。這種關系一旦倒置,會讓父母覺得傷感。而且聽到“遺囑”二字,多少有些晦氣。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系教授周小燕:風險社會的到來,加劇了個體的恐慌。年輕人過早立遺囑,說明他們意識到風險的逼近,無論是泥石流、塌橋事故還是突然來臨的車禍,大多沒有具體指向,理論上面對所有活著的人。人類個體的無助此時暴露無遺,年輕人立遺囑支配財產,一定程度上說明他們的不安全感越積越深。
重慶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社會學專家何森林:過早立遺囑,可能意味著親情、愛情、友情的去神圣化。80、90后群體正是因為對親人處理身后財產的不放心,才提早為自己的財富作出打算。
30歲
立遺囑最佳時間
今年3月,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中華遺囑庫在北京成立。
遺囑庫負責人陳凱認為,30多歲是立遺囑的最佳時間。“30多歲時,人們身體和思維處于最旺盛時期,但死亡仍是最大的風險。對于死者的親人來說,可能還要面對死者生前財產的分配等具體事宜。我覺得立遺囑就像買保險,在盛年時實施,是對親人最好的關愛傳遞與延續。”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