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傷殘軍人、山東省沂源縣張家泉村黨支部原書記朱彥夫,主動放棄休養所的特護待遇,拖著重殘之軀回到家鄉帶領村民奮斗致富。以下是報道“時代楷模朱彥夫”上篇——《村支書的好榜樣》。
記者來到朱彥夫家時,正遇到村里人前來探望。兒女們指著床前十幾個瓶瓶罐罐的藥品說,老人現在身體很不好,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可還是盼著老家來人說說村里的新鮮事:“(村里的)老年人是我最不放心的,是我掛心的一個主要方面。”
朱彥夫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可他主動申請離開全天有人照顧的榮軍休養所,戴著假肢、拄著雙拐回到故鄉張家泉村。村民敬他是條硬漢子,聯合黨員推選他做了村支書:“我是個黨員,群眾就是我的老少爺們兒,我的服務對象。我應該盡到我的責任,讓山區改造好,讓群眾吃上飯。”
村民張茂興說,老支書每天拖著17斤重的假肢帶他們打井填溝、平整土地。陡峭的山路上,朱彥夫摔得頭破血流,甚至爬著走路。村民不忍心,搬來椅子想抬他回家休息,卻被一口回絕:“他說快把我放下來,鄉親們都在這干活兒,我能閑著嗎?他這個精神了不得了,四肢沒有,還少個眼睛,他到場站一站社員就有了勁頭兒。”
近200畝旱澇保收的良田就這樣被擠牙膏一樣地開拓出來,花椒、蘋果、桃樹,這些以前沒想過的果木,染綠了張家泉村,也這個窮山窩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村民尹興芳說,直到現在,當年朱書記帶著種下的果樹還是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現在兩三萬塊錢,現在家里光靠果樹吃飯,全是當年種的,都感謝他!”
老會計趙圣貴說,朱彥夫當支書25年,沒領過村里一分錢;期間6個兒女結婚,他都不讓聲張,沒辦一桌酒席,沒收一分彩禮:“他當書記這些年來,每逢搞一次工程,不管哪里領導來,都是他自己出錢,在自己家里吃飯,從來不花大隊的一份錢。”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