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東北某四線城市的85后媽媽侯靜,在孩子8個月大時便花費11000元為孩子到早教機構報名學習。這個價格,相當于該地雙職工家庭兩個多月的收入,但媽媽卻認為“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真是這樣嗎?
近日發布的一份《2014年中國早教研究報告》顯示,80后家長對于早教的認可度高達90%,2014年早教的滲透率已高達72%。重視孩子早教,成為80后家長統一標簽,但他們對于科學早教的理解還知之甚少。
中國早教仍處于起步階段
中國兒童中心學前教育部長楊彩霞稱,早教在國內盡管已發展十余年,但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且存在較大城鄉差異。若放置于國際視野中,局面更不樂觀:國內早教的質量、數量和教育效果甚至比不上一些不發達國家。
受中國親子關系缺乏平等傳統理念的影響,國內早教方式更重視填鴨,知識成了早教的主體,而孩子則是知識的載體而已。這種現象,在廣大農村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楊彩霞說,“比如我在農村,所謂早教就是一個老師帶著四五十個孩子學拼音和數學,而家長覺得,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學習知識。”
但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有自己內在的發展規律的胚胎,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教育應按照其發展規律進行。相應地,西方早教課程大多以寓教于樂的形式開展,并且關注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其中包含健康的體魄和獨立的性格。“例如,西方孩子很小就進行體育訓練,從小要學著懂得生活自理、了解基本的逃生常識等。”
80后父母早教認可度很高
作為新興事物,早教在國內家長、尤其是80后父母中認可度很高,且他們對于早教的理解趨于理性。這份由早教機構金寶貝發布的《報告》顯示,67%的80后父母將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評判孩子是否成功的基礎,更希望將時間和精力用在培養孩子樂觀的情緒、合作的精神、獨立的人格,建立起對世界的好奇與信任中來。學習上,對于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關注也遠超過學習成績。并且,有五成以上的家長希望孩子今后出國學習。
但不能忽視的是,對于科學早教的必要性,家長們仍舊一知半解,對要不要早教、有沒有用、何時開始合適,均無清晰了解。此次調研發現,80后父母大都承認早教的好處,但只有16%的父母表示完全了解。談及“綜合類早教”時,小年齡段兒童的父母更覺陌生。
楊彩霞解釋,目前早教機構可分為綜合類和非綜合類兩種。前者是指除幼兒園、托兒所以外,為幼兒提供綜合性教育課程的機構,比如課程會集合運動、語言、音樂、藝術等多種不同門類,并以組合游戲的方式出現,以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后者指提供單一門類的課程,以興趣班的形式為主的課程教育機構,比如繪畫班、舞蹈班等,或指提供以外語教育為主的機構,以培養孩子的某一種素質能力為目標。
楊彩霞表示,“科學早教并非指一定要到早教機構中去,而是一定要融入生活之中的早教。比如說溫馨的親子關系,一些交往的技巧或者是鼓勵孩子的情商。”
父母應更懂得如何陪孩子
參與了一段時間的早教課程后,侯靜首先看到了自己身上的變化:“我覺得更了解孩子,并且懂得如何陪伴孩子。”
侯靜在參加了早教機構提供的音樂課和育樂課后,發現了許多問題,比如自己孩子比較膽小、不敢離開媽媽身邊、不喜歡狹小空間等。平日,因為要工作、上網、做家務,還要經營夫妻之間的感情等,能夠完全陪伴孩子的時間并不多,但在早教課堂上,父母與孩子會進行親密互動。
此次調研也顯示,參加了早教的父母中,超過5成陪伴孩子的時間平均增加了2個小時。有18%的父母表示在參加早教后,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享受撫養、教育孩子的過程”,還有17%的家長認為自己在“有更多的方法處理撫養、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問題”上有所提高。
在楊彩霞看來,重視早教是好現象,但理性選擇、科學早教對家長而言更重要,切忌不可因為報名早教機構而忽略了與孩子親密互動中的示范效應,這才是最好的早教方式。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