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高校陸續迎來38年來最長寒假。據統計,武漢地區高校的假期大多在35天左右,但中南民大、武漢紡大、武漢科大、武漢體院、武漢工商學院的假期卻超過了40天,而最短的當屬華中科大,只有26天。
閏九月造就最長寒假
華中師大教務處副處長曹慧東解釋,去年閏九月造就了這個最長寒假。去年有兩個閏九月,導致2015年春節來得格外晚。而學校的寒假一般都以春節作為參考,今年羊年春節是“世紀最晚”,因此這個寒假就變得格外長。但他認為,這對教學不會有太多影響。
不過,在一些高校校園網上,有學生稱“這下學校可以省不少水電費”。對此,武昌理工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楊斌予以了否認。因為每學期的教學課時基本上是不變的,寒假長了,今年的暑假就會短。
“希望學生們有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識,將‘最長寒假’當作另一個學期來認真規劃,過一個有收獲的假期。”武漢工商學院黨委書記陳偉建議。
面對最長寒假,大學生都準備怎么過呢?武漢工商學院向4所寒假超過40天的高校大學生發放了200份問卷。
充電學習、實習更忙碌
最長寒假讓學生們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充電學習和專業實習。調查顯示,今年寒假選擇充電學習的人數排名從第三上升到第二,提高了7個百分點,選擇實習的人數也提高了7個百分點。武漢工商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大三學生劉晗在寒假前就制定了詳細的能力提升計劃,除了去網絡公司學習網頁制作,到駕校考駕照外,還要為自己和同學合伙創辦的公司所屬網店做品牌推廣。
馬可是中南民大網絡工程專業大三學生,他寒假僅休息了兩天就進入到魔鬼式學習狀態,“一部分時間用來學習英語,為考研做準備;一部分時間用來學習專業,為參加思科認證考試做準備”,他笑言,雖然自己平時不是學霸,但是這么長的寒假不充分利用起來就太浪費時間了。
“寒假時間長,不用急著回江蘇老家,我報了英語口語培訓班。”武漢紡大廣告專業大二學生李雯雯和室友每天早上坐40分鐘的公交車到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學習。這個勤奮的姑娘告訴記者,放假前她還借了PS軟件學習的書籍,準備帶回老家好好學習。
兼職、社會實踐、旅游
“全面開花”
充裕的假期讓學生們的活動安排更“任性”。調查顯示,今年計劃在寒假兼職、社會實踐、旅游的人數比例全線上揚。
武漢工商學院國貿專業大三學生陳俊來自農村,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也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他早早地開始在一家食品公司做兼職。“一天100多元的工資,在過年前可以賺到近2000元。”雖然兼職打工很辛苦,但是他仍然覺得很開心。
“以前寒假比較短,主要是宅在家里,今年我打算去南京等地旅游。”武漢工商學院新聞專業大三學生李鰲作為學校新聞中心記者團的攝影記者,他希望在寒假用相機記錄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
“我和同學們計劃跟著老師做社會調研”,提起寒假計劃,武漢工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大三學生李玲有些激動。“我們將到東湖風景區等景點開展社會實踐,了解武漢市‘綠道’建設情況,研究‘綠道’對武漢市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當然還有學生更加看重親情。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大四學生張奇放假之前早早買好了回孝感的火車票,同學們都笑他家這么近還這么著急回家。對于同學們的玩笑,張奇卻說:“以前忙著學習,沒有很多時間和親人朋友團聚,現在好不容易在年前找好了工作,該回去好好陪陪父母。”他有些感慨地說,孝感以孝文化聞名,作為一名來自孝感的90后大學生,更要積極傳承并弘揚孝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