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新聞傳播系大二學生胡紫光,正在寢室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他可不是在玩游戲,而是在忙著打理自己的茶杯網店。記者翻閱胡紫光的銷售賬本發現,他從去年6月創業以來,累計已賣出了約180萬元的茶杯,利潤高達30萬元。
“很多人羨慕我創業的成功,他們不知道我也走過彎路呢!”忙完前晚到昨晨的訂單處理后,胡紫光笑著講起自己的創業故事。
胡紫光出生于孝感一個普通家庭,母親是名裁縫,父親則以打工為生,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好。胡紫光的姐姐開了家茶葉店,兼賣茶杯,因此從高中畢業的暑假開始,胡紫光就常在姐姐的店里幫忙。“這孩子懂事、聰明,很有經濟頭腦,會根據客人的身份向他們推銷產品。”胡紫光的姐姐說,去年6月份,她建議胡紫光開網店幫忙賣茶杯。
“開網店并不難,難的是賺錢啊!”胡紫光笑著說,自己開網店的第一個星期,一個茶杯都沒賣出去,網店訪問量也非常低。“當時我急得覺都睡不著。”雖說是姐姐的店,但從茶杯品牌商那里鋪貨也是下了血本的。巨大的壓力下,胡紫光坐不住了,他想了很多辦法,諸如競價排名、微博微信推廣、誠招合作伙伴、分銷商加盟等,甚至還包括一些“歪招”。“剛開始創業時,我把自己的店名改得跟一些知名度較高的網店名字接近,這樣就能吸引一些顧客。我還會在百度知道等網站上,自己提問咨詢我網店的產品如何,然后再用另一個號回答,說店里的東西不錯。”
回憶當時的那些“歪招”,胡紫光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說,雖然這些“歪招”確實給網店增加了不少點擊率,但真正購茶杯的仍是寥寥。
萬般無奈之下,胡紫光只能破釜沉舟,采取“賠本賺吆喝”的辦法——進價30元的茶杯,他只賣35元,刨去運費還要虧點錢。不過令胡紫光沒想到的是,這一招商戰中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價格戰,竟意外賺足了人氣。不到1個月,他網店的訂單就漲到了每天50單左右。
生意有了起色,胡紫光趕緊取消了之前的“跳水價優惠”,但仍堅持薄利多銷的原則,而他對于曾經動的“歪腦筋”也再不愿碰,一門心思做口碑。
“做生意還是誠信為本啊!”胡紫光的這句話可不是套話,他告訴記者,此前有個老客戶,零零散散地買過幾個杯子,慢慢對胡紫光的服務和產品質量比較信任。“去年底,那個客戶突然跟我說要訂800個標價100元的保溫茶杯,說是公司年慶當禮品。”這筆開店以來最大單,也讓胡紫光對經營理念更篤定了。
目前,胡紫光的網店每天訂單在100單左右,僅這個月他的銷售額已達到25萬元。“創業堅持很重要,挺過最艱難的時期,往往就成功了一半。”胡紫光說,下一步打算與更多品牌茶杯公司合作,還將嘗試實體店經營。
■點評
“大學生聰明,思維活躍,一些創業的學生難免會被‘歪心思’誘惑,走錯路。”胡紫光的輔導員田離榮表示,胡紫光能夠意識到誠信經營才是根本,及時調整方向,這是他創業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遇到困難不輕言放棄,也值得其他同學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