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地方的公務員錄用考試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短短15分鐘的面試時間,催熱了面試培訓市場,有些面試培訓費用在3800元至25800元之間,有些課程每小時的費用高達1500元。
應該說,此類考前培訓既然能讓考生熟悉面試的基本流程與題目結構,向考生傳授一些答題技巧,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但問題在于,公考面試作為人事測評的一種方式,要結合具體崗位的特殊性來選拔人才,若干測評要素包括綜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等方面,這些方面有的可以通過參加培訓達到“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效果,更多的比如品德修養(yǎng)、專業(yè)知識等,卻并非考前突擊培訓能夠提升的。
對于社會上的面試培訓機構,由于收益豐厚,難免泥沙俱下,這就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培訓市場的監(jiān)管力度,嚴格審核其資質(zhì),促使經(jīng)營者守法規(guī)范經(jīng)營。不能放任個別機構與相關部門有利益輸送,如果它從這些部門取得某類“獨家秘笈”后,再在培訓市場待價而沽,這種損害招錄公平乃至社會公平的行為,就需要堅決杜絕。
面試培訓市場的火爆,以及這些機構開展面試培訓的專業(yè)性、針對性,也在提醒有關部門,需對公考的面試工作進一步改革。如果面試的試題雷同、結構設計不科學等,就會讓培訓機構在這些方面做足文章,將其發(fā)掘為牟利的商機,而使一些臨時抱佛腳的人鉆了空子。筆者建議,公考面試改革應設計一套更具獨創(chuàng)性、隨機性的試題,以期對考生的綜合素質(zhì)有更為客觀公允的評價。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中國碩博人才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