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戲就可以賺錢,這無疑是很多年輕人向往的工作。在國內,圍繞著打游戲和看游戲,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國家體育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中國電子競技用戶達1.24億人,成為全球電子競技用戶數量最多的國家,去年國內電競行業規模達到270億元。
近幾年,電競職業選手成了一個新興職業。很多普通網游玩家對這個職業有個直觀的印象:賺錢。確實,頂尖明星職業玩家的年薪可以達到幾百萬元,而這里面還不包括比賽獎金、代言費和贊助。
頂尖選手的年薪,可達百萬元
電競經紀人老陳告訴記者,一二線玩家的月薪起碼開到萬元以上,普通職業玩家也會有七八千元,這是現在這個行業的薪資底線。而那些頂尖的熱門選手,年薪百萬元的有不少,上千萬的也有。
“2012年左右,電競在國內還沒有那么普及,選手一個月工資也就三四千元。近幾年,因為資本大量進入電競市場,電競戰隊的市場估值被炒高,優秀電競職業選手的收入也水漲船高。”他說。
但他覺得,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越來越多的人沖著電競的高薪而一頭扎入這個圈子,其實真正能靠電競發家致富的還是極少數,高收入的背后是“兩高一限”,即高強度訓練、高淘汰率和有限的職業生涯。
做個職業選手,并不容易
電競的門檻看似很低,誰都能上手,但要當職業選手,門檻卻一點都不低。“如果用心就能玩好游戲,那這個職業就不會那么小眾化。電競對手速、腦力、團隊協作能力、身體基本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杰拉網咖英雄會聯盟職業戰隊(LION戰隊)管理者陳佳威說。以英雄聯盟為例,一線“一區王者”段位的注冊ID總共也就200多人。
電競經紀人老陳介紹說,電競選手的最佳年齡是18到22歲,相對來說,越年輕越好,速度會更快一點。選隊員時,一般會截取某段時間的比賽積分,選擇積分較高的選手進行試訓。
試訓過程中,數據分析師會對選手的能力、心態、配合等指標進行記錄,最后形成報告。符合要求的人會成為正式選手,先進預備隊,參加一些低等級賽事,之后根據比賽情況進行淘汰和提拔。
剛剛被LION戰隊選拔為隊員的大學生阿灼就是幸運兒之一。據陳佳威說,在沒有進入戰隊前,阿灼就因為玩英雄聯盟在學校里小有名氣,后來他在杰拉舉辦的一場電競比賽拿了冠軍,且打法比較有特色,而被相中。阿灼自己說,高中時他就開始玩英雄聯盟了,有時候周末通宵玩,到現在才玩到鉆石1的等級。
常年高強度訓練,多有職業病
雖然玩的是游戲,但職業選手的訓練是高強度和枯燥的。“電競選手每天的安排都差不多,11點起床吃個早中飯,下午就坐在電腦前打游戲,自己進行練級,晚飯過后,討論下新戰術,然后和其他職業隊進行對戰。一天基本要在電腦面前訓練10到11個小時。”
陳佳威說,電競游戲是需要每分鐘進行幾百次鼠標鍵盤組合操作的快節奏運動項目,同時要數小時集中注意力,非常消耗體力和腦力。下午單個練級時打累了,LION戰隊的隊員通常會把電競椅“躺倒”,閉上五六分鐘眼睛,然后再繼續訓練。
電競職業選手多多少少都有些職業病:鼠標手、腰間盤突出、頸椎病……都是長時間面對電腦,保持一個姿勢造成的。
相較于其他職業,電競職業選手的業余時間更碎片化一點,一般是刷刷微博、看看新聞,偶爾也出去會會朋友,最大的伴兒還是電腦。
職業生涯短,入行要謹慎
陳佳威雖然現在管理著電競隊,他曾經是最早一批電競選手之一。師范畢業后,他當過體育老師,但總覺得中規中矩的老師工作不適合自己,覺得游戲世界里更能找到自己,因此進入了電競圈。
“我當時是真的很熱愛,才進入電競圈的。”他建議想做電競職業選手的年輕人,在做決定前要理智思考一下。
一般電競職業選手的黃金時間就是三四年。如果一個選手形成了固定的打法,并打出了名氣,那么對手就會研究他的打法技巧,然后打敗他。所以,除了一些打法百變的出色選手,一般選手的巔峰時間基本只有1年左右。一個明星選手的誕生,意味著很多職業選手會被降級淘汰。
陳佳威說,電競圈一個不太規范、魚龍混雜的地方,有些人沖著賺錢而進入電競圈。“哪家俱樂部給錢多就去哪家,選手流動性大,對自身的成長并不是好事。”
他說,職業選手入行都很年輕,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而職業生涯短,退役后一般從事行業相關職業,也有不少另外找工作。
“除了熱愛還不夠,如果要入這行,一定要想清楚以后的發展道路,為未來做好規劃。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能不能說服父母,大部分家長認為從事電競是不務正業。”陳佳威語重心長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