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業市場正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局面:代表著新經濟的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提供的就業機會,是最不景氣的去產能行業的47倍。
上述結論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報告顯示,互聯網及電子商務行業就業機會最大,這個行業內的每個求職者可選擇職位數是11.47個;而就業景氣度最低的去產能行業(能源、礦產、采掘、冶煉)則是每四個人競爭一個工作機會。
在7月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介紹,今年上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100個城市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分析顯示,二季度市場求人倍率(市場招聘崗位數與求職人數的比率)為1.05,反映出市場招聘崗位數仍大于求職人數。
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比統計局數據更為樂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介紹2016年第二季度CIER指數為1.93,略高于一季度的1.71。
去產能行業就業低迷
從CIER指數可以看出,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中國就業市場的整體就業形勢呈現趨冷跡象,CIER指數總體上處于下降趨勢。其中2015年第四季度受到招聘旺季的影響,CIER指數回升至2.09,隨后2016年第一季度有一個明顯下降,至1.71,而2016年第二季度又上升至1.93。
CIER大于2.1意味著招聘的人數高于求職的人數,低于0.5則意味著所在行業正處于激烈的競爭之中。
中國就業最不景氣的十大行業。
隨著“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補”政策不斷推廣,尤其是山西、東北等地區煤炭、鋼鐵重工業行業“去產能”的實施,多數企業采取轉崗、分流、提前內退的方案安置現有職工,對新進求職者造成較大的就業競爭壓力,致使傳統產業的就業形勢相對嚴峻。
經濟學家樊綱接受采訪時表示,去產能問題不可避免必須執行。我們的好處就是軟著陸,可以不必一次暴露問題,不會像其他國家那樣一次就爆發危機,如失業、危機,貧困。但是因此,問題存在的時間比較長。包括去產能就是因為各種矛盾而無法解決。其他國家急風暴雨,一時的負增長,可能兩三年就走出去了。而我們上次走了八年,這次已經到了第六年。
智聯招聘CEO郭盛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以來,在傳統經濟持續下滑以及企業改革轉型的背景下,相關行業的人才招聘需求沒有出現明顯增加,從而導致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形成了就業景氣指數偏低的結果。
互聯網行業逆勢增長
報告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電子商務和共享經濟的發展不斷趨于成熟,對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明顯增加,就業景氣指數一路攀升,大幅提升了勞動力市場的就業信心,相關行業2016年第二季度在勞動力市場上的招聘需求人數均超過了簡歷投遞人數,就業形勢較好。
中國就業最景氣的十大行業。
在2016年第二季度就業形勢較好的行業中,以就業形勢表現良好的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為例,作為行業景氣度第二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行業的CIER指數高于該行業近3倍。
金融行業中一個人有4.24個職位機會,而互聯網行業一個人則有將近12個職位機會。而處于第三位的交通運輸業就業形勢的良好發展,同樣得益于電子商務所帶動的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
具體來看,IT/互聯網五個子行業的就業形勢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現象。2016年第二季度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在線職位數同比增幅最高,為49%,是拉動IT行業人才需求的主要細分領域,而計算機硬件和IT服務行業的招聘需求分別出現了5%和4%的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第二季度,從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發布在線職位的分布情況來看,500人以下規模企業發布的在線職位占職位總量的82%,小微企業依舊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根據不同級別城市的在線職位數據顯示,在IT/互聯網行業當中,雖然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職位占全國總量72%,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三線(含三線以下)城市的在線職位增幅最高,為64%,遠超一線城市20%以及新一線城市38%的同比增幅,這說明隨著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成本的不斷攀升等因素,有越來越多的IT企業開始將渠道下沉,開啟了“城市包圍農村”的發展策略。
樊綱表示,如今整個經濟在繼續下滑,可是我們的就業還在增長。這得益于這些新經濟、新業態,得益于新的就業形式,就業方式。典型的企業如過剩的產能企業因為勞動合同制,不能隨便解雇員工,保證基本工資給員工長假。員工去兼職,或者開車,或者電商。這就是大家看到就業增長的形勢。
新經濟吸納失業人員
曾湘泉認為,從智聯招聘此次選取的大類行業樣本來看,2016年第二季度智聯招聘全站在線招聘需求同比增長21%,新經濟的快速增長對傳統經濟下滑起到了重要的對沖作用。
據阿里研究院副院長游五洋介紹,按照阿里巴巴平臺就業規模的測算,2015年底已經提供1500萬的就業機會。,
游五洋提到,網上做生意需要大量的服務業,包括物流、信用、網點裝修、數據化運營、ERP系統、供應鏈服務等等,形成了龐大的服務體系。里面大概有200萬就業崗位。還有一個是更大規模的商家就業,在網上做生意的店鋪也達到了千萬級規模,也就是一千萬以上的規模,總體上是1500萬的就業機會。
滴滴出行副總裁兼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長張貝稱,滴滴是互聯網+交通運輸行業的代表,同時又是化解去產能行業當下轉型升級時期非常有力的途徑。
據《2015年-2016年移動出行就業促進報告》,截止2016年4月,滴滴出行平臺為1330萬司機提供就業機會。現在這個數字超過了1500萬。
張貝提到滴滴出行二季度對17個省份的30個城市的所有專車、快車和代駕司機發放了線上調查問卷。
根據該問卷調查結果,截止到今年5月底,已經為17個重點去產能省份提供了388.6萬的靈活就業的機會。這里面涉及經濟結構與就業轉型,煤炭與鋼鐵行業占一半以上。原來就是無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不在國家統計局掛號的人員、沒有正規單位人員,在我們平臺上有123萬人。退伍轉業軍人是17.9萬,大概占總數的14%。
“對于去產能行業中隱性失業且收入水平比較低的人員來講,滴滴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幫助他們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張貝認為,新經濟是一個就業的蓄水池和具有反經濟周期的特點,可以稱之為社會經濟的避震器。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廣告合作 - 網站介紹 - 聯系我們 - 獵頭服務 - 防騙手冊 - | |||
Copyright @ 2020ShuoBo114.com All Right Reserved 碩博人才網 版權所有 第一域名:www.shuobo114.com第二域名:www.hnhyjq.com 碩博人才網是提供人才、招聘服務的人才招聘網站,是國內知名人才招聘品牌,信譽保證。并提供招聘會信息、人才市場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