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低至0.99%每月,真的低嗎?”廣東銀監局等部門主辦的2017年“送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日前正式啟動,廣東省金牌講師、交行工作人員史家寧在第一節金融課堂上起底,校園貸還款方式大多是圈套,而且各種附加費用相當多。
史家寧介紹說,很多校園貸的計息方式都是圈套。如某大學生向宣稱月息0.99%的平臺借款1.2萬元,每月還本金1000元,很多校園貸的計息都是本金不遞減,自始至終都是按1.2萬元計算。
而銀行“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是按本金遞減計息不同,應該是1.2萬元 (1.2萬元 1.1萬元 1萬元 9千 .......1千)×0.99%。
不僅如此,各種附加費用也變相增加了利息。史家寧起底道,除了貸款利息,還有多種附加費用,包括充值費、提現費、借款服務費、借款手續費、代理費、逾期罰息、逾期管理費等。 “很多大學生貸款平臺,在放貸的時候,會扣除一部分咨詢費,咨詢費占貸款額的10%~20%不等,而放貸網站對學生稱,這錢只是押金。”史家寧說,但是如果貸款1萬元,拿到手的只有8000元,卻要按1萬元本金支付利息。
鼓勵“正規軍”進軍校園貸
據了解,“送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將貫徹整年,廣東銀行同業公會將協調組織各會員單位組建優秀金融講師團,以“金融課堂”的形式分別到各大院校為在校師生進行宣講。
廣東銀監局相關人士表示,除了舉辦金融詐騙、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警示教育課堂,還同時在“堵旁門”的同時“開正門”,鼓勵銀行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一如既往地向在校大學生提供安全優質的金融服務,研發針對學生的消費金融解決方案。
而此前,由于連續發生多起消費信貸惡性案件以及隨后的監管禁令,銀行一度關閉了大學生信用卡業務。
